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法制
  • “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查办涉食品安全违法案件28.48万件

    2月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15件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专项行动典型案例。此批典型案例覆盖领域广,包括添加禁用物质的减肥咖啡、假烤鸭、网络订餐平台不履责等食品领域案件,黑作坊制售假药、药店销...

  • 餐饮服务人员戴口罩入法意义深

    哪些人需要戴口罩?哪些人可以监督?怎么处罚?2月1日施行的《福建省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罩的规定》全文只有四条,300多字,但由于对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现实针对性强,干货多,含金量高,受到社会关注。 以往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佩戴口...

  • 用法律维护粮食安全

    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有关粮食生产、储备、流通以及产业发展的制度政策。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粮食安全立法修规,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把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和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规范,实现由政策治理向法律治理转变。 经国利民,法是重器。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

  • 最强限塑令“京十条”落地 塑料吸管替换情况参差不齐

    去年12月底开始,北京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建成区外卖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建成区、景区景点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鼓励餐饮堂食服务采用可清洗消毒、重复使用的餐具被业内称作力度最强限塑令的京十条已经...

  • 德治法治并举 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公务活动用餐应当推行标准化饮食,科学合理安排用餐数量和形式;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2020年12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反食品浪费法草案首次提请会议审议。草案在公务活动用餐管理、餐饮服务提...

  • 《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发布

    近日,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升乳制品质量安...

  • 以良法善治制止“舌尖浪费”

    如今,总有一些人在吃这件事上很任性:片面追求上档次,用餐只点贵的,不选对的;剩饭剩菜不打包;自助餐消费时超量取餐,把花出去的钱吃回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不断加剧之势。以往对于这种现象,人们除了进行道德谴责外,似乎也没...

  • 推进反食品浪费立法 用法律托举粮食安全

    反食品浪费法正在路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八次委员长会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据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加强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立法工作,成立立法工作专班研究起草了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拟由委员...

  • 实施餐饮浪费“处罚权”要防极端

    近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初次审议。据悉,草案明确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笔者认为,这一处罚权要想达到预期效果,需谨防两个极端。 一是要防止处罚权被过度执行,损害...

  • 立法反浪费,为粮食安全加把“锁”

    即将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将审议反食品浪费法草案,草案共32条,主要针对实践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餐饮环节为切入点,聚焦食品消费、销售环节反浪费、促节约、严管控。 千呼万唤,这只靴子终于要落地了。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在年底...

  • 给食品网购戴上安全“紧箍”

    网购已成为公众日常的消费方式之一。昨日,最高法发布《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下称《解释》),明确电商平台责任承担。电商平台未依法对平台内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等义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 最高法司法解释进一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9日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安全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从各界普遍关心的电子商务平台、公共交通工具相关问题入手,对食品安全民事责任主体认定、赔偿责任承担以及诉讼程序等作出规定。 据悉,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

  • 首页
  • 上一页
  • 59
  • 60
  • 61
  • 62
  • 63
  • 64
  • 65
  • 下一页
  • 末页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