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自造是开尝,色味甘新气芬馥。”随着气温不断回升,茶树吐露着新芽,当前广东各地进入了繁忙的春茶采摘季,清远、顺德等主要茶区的茶农纷纷采摘起第一茬新茶。广州海关加强业务指导,会同相关部门、企业完善茶叶出口全链条监管体系,助力茶企抢抓出口黄金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走进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连绵起伏的茶山春意盎然,一垄接一垄,几十名工作人员头戴草帽,穿梭在茶田里,手指在茶树枝头上下翻飞,熟练地采摘着半寸长短的新叶。在离茶山不远的制茶厂房里,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经过晾晒、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后,第一批春茶“抢鲜”出炉。近日,该公司一批货值20万元人民币的英德红茶,经广州海关所属清远海关进行产地监管后,顺利出口。
为打造“英德红茶”高含金量的品牌价值,确保出口红茶质量安全,广州海关所属清远海关采取“日常监管+抽样检测+基地管理”模式,加强对基地茶叶监控,帮助企业对农药、化肥及其他投入品的使用进行科学监测,实现科学种植,更好防范农残、重金属超标风险。同时,加强与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部门合作,指导企业落实自检自控方案,完善茶叶从基地、初制、精制到出口企业全链条监管体系。
“海关运用‘预约查验’+‘远程监管’模式,提高作业效率,保障出口货物及时通关。”佛山海关驻顺德办事处查检科科长曾广明说。
广东茶叶进口有限公司第一茶厂,是广东地区最早的茶叶加工企业之一。主要加工各种规格红茶、绿茶、乌龙茶等5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海外市场持续火热,境外客户增多、订单增加,在海关的指导帮助下,今年以来茶厂出口业务呈现逐月增长态势。”广东茶叶进口有限公司第一茶厂负责人陈最平说。
针对春茶生产加工旺季,广州海关实施“茶叶企业联系人”制度,落实服务计划,为企业提供技术法规、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指导,积极开展茶叶出口国家检测主要标准、国外食品标准法规等宣讲活动,帮助企业优化原料采购、现场加工、质量控制等全流程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更作为纽带维系着全球华人的情感,广州海关助力茶叶生产企业抢抓“一带一路”、RCEP等发展机遇,大力推进茶叶出口,据统计,今年以来,企业出口茶叶达681.5吨,货值2274.9万元,仅清远地区就完成新增出口备案茶叶种植基地面积超3700亩。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