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电子报
  • 地方频道
  • 29个城市,29个落实“四个最严”的样板

    2022-11-10 10:43 来源:食品安全观察
     点击:

    一饭膏粱,维系万家,柴米油盐,紧系民生。食品安全关乎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衡量公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标志。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是贯彻落实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的具体行动,是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正式命名29个城市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一批工作基础扎实、创建成效突出、群众满意认可、在全国具有示范性代表性的城市名列其中,创建活动取得阶段性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逐渐形成,我国食品行业进入了新格局、新常态的发展关键期,创建活动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下一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将持续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进一步调动地方党委政府积极性,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工作,形成人人参与、共同守护食品安全的良好局面,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老百姓幸福生活最基本的共同诉求,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4年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地掀起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热潮,参与城市逐渐成为落实“四个最严”的样板区,趟路子、做示范、创经验,促进了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提升,优先解决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保障一方百姓食品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群众的食品安全满意度显著增强。

    守护食安,党政同责,责任重于泰山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金字招牌”,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地方各级政府对本地区食品安全负总责,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一粒米一桌餐,牵动着千家万户,关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福建省厦门市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出台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创建人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出台党政领导干部责任清单,将落实食品安全重大部署纳入督查重要内容;湖北省武汉市委、市政府制发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规定,将食品安全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考核体系;四川省成都市突破性建立起以“党政同责清单”为遵循、以“职责任务清单”为支撑的责任机制,让食品安全工作履责有清单、过程有抓手、目标能落实。

    智慧监管,全程管控,让百姓吃上“阳光餐”

    “我们对配送单位的样品进行每日检测,并将检测信息上传云管理系统。一旦发现问题食品,实时推送预警信息,由相关配送单位第一时间采取下架、召回、更换等措施进行风险管控。”2022年8月的一天,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食品检测中心检测人员完成了当天最后一批校园食材样品检测和检测信息上传工作,这也是宁海县初具规模的校园食材全流程“阳光配送”中的重要一环。食品产业发展日新月异,食品安全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治理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宁波市市场监管局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依托“浙食链”追溯系统推行校园食材“阳光配送”,推动构建责任清晰、安全可控的校园食材配送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效能。

    后厨干净吗?用餐安全吗?放心!他们可以远程监控,上海市闵行区某企业餐厅后厨员工在作业时没有按要求戴帽子、口罩,被监控抓取……几公里外的闵行区市场监管局云中心系统监管大屏幕上,监控画面实时捕捉到这一情况,并立刻发出预警信号。而企业负责人的手机上,也很快收到通知,并被要求限期整改。这是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智慧监管云中心”系统开展非现场执法的一个实例场景。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探索以“互联网+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建成智慧监管云中心系统,健全市场监管信息化体系,利用科技手段筑牢食品安全防线,提高食品安全靶向监管水平。

    明厨亮灶,提档升级,“买菜的心情也跟着亮了”

    从“神经末梢上”入手,在“麻绳最细处”攻坚。酒坊、豆腐坊、粉丝坊、酱坊、糕坊、油坊、炒米坊……小小的食品作坊不仅留存着城市的记忆,传承着国人喜爱的老味道,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常见的美味。但同时,食品小作坊等“三小治理”一直是全国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

    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小作坊隐蔽性强、设施简陋、卫生条件差等问题,以“底数清、情况明、抓提升、创品牌”为目标,以“三清四能”标准为突破口,先后投入经费770万元,帮扶改造500余家,登记领证850家,创建示范点408家,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8家,培育“金陵名食坊”51家、江苏“名特优”32家,扎实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天津市和平区探索出“搬家式清整、装修式改造”“集中区域整改提升”等小餐饮提升改造的新路子,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整合力量打“团体赛”,采取“隐患排查—先期整改—问题抄告—查处违法—结果反馈—实地核查”的闭环管理模式,破解小餐饮监管难题,保障小餐饮提升改造驶入“快车道”。

    “破旧、脏乱,是农贸市场过去在我脑海中的样子。但这几年,我看到了它的‘变化’,看着它变得整洁明亮有序,来买菜的心情都跟着‘亮’了。”浙江省杭州市某街道老居民王阿姨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据王阿姨介绍,这不是她一个人的感受,她的好些朋友都这样说。

    满意不满意,安全不安全,“群众说了算”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说到底还是要看群众参与不参与、满意不满意。很多城市非常注重充分调动群众的主动性,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知晓、请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示范城市创建迸发出活力和创造力。

    身穿红马甲、臂贴红袖标、头戴小红帽的“西城大妈”是北京市西城区群防群治的亮丽风景。这一囊括了各类平安志愿服务团队的联盟,目前已达7万余人。近年来,随着创建活动开展,西城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与志愿者合作,探索出“西城大妈+食品安全”模式,群众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从创建前的71%,提升到88.28%。

    辽宁省沈阳市创新食品安全问计于民“百千万”调查工程,连续4年深入百个乡镇(街道)、千个社区(村屯)、万户居民,对社会各阶层群众开展问卷调查,运用民意调查结果,全市共发放问卷52.8万份,运用民意调查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靶向性工作措施,切实发挥“百千万”指明灯作用。

    广东省深圳市推行“一街一车一室”快检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工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化监督参与机制,通过开展“星期三查餐厅”“九号查酒”“食安探源”等阳光执法系列品牌行动,构建超大城市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新格局。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