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电子报
  • 地方频道
  • 新疆三文鱼喜丰收 绘出天山“渔耕图”

    2023-10-17 15:15 来源:食品安全观察
     点击:

    10月12日清晨,蔚蓝的天空下,有“塞外江南”之称的新疆伊犁河谷,尼勒克县三文鱼养殖基地内,清澈碧蓝的水面微波荡漾。一个个三文鱼生态环保养殖网箱有序排列在宽阔清澈的水面上,网箱旁的捕捞平台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捕捞作业。捕捞后立即进行冰鲜处理的三文鱼当天将发往大连、广州、上海等地,预计今年该基地将出产6000吨左右的三文鱼。

    “今天接到的是50吨左右的订单,需要捕捞12000尾左右的三文鱼,均要求3公斤以上,生长期在3年左右。这些现捕捞出水的三文鱼在24小时内完成加工、包装、运输等全过程,并用冷链送达消费者餐桌。”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丁香介绍。

    在捕捞现场,记者看到,捕捞平台上的工人站在网箱旁的浮桥上努力地扯着渔网,一点点将网箱中的三文鱼慢慢拢在一起,并不着急下捞网,而是将一根大粗管伸进了网中,按下开关,一尾尾三文鱼就慢慢经管子吸了上去,再通过传输管装入黄色的集装箱里。一旦鱼进入箱子,工人就会铲起准备好的碎冰覆盖到鱼身上。

    姚丁香介绍,这个大粗管连接的是吸鱼泵,通过吸鱼泵可以直接把鱼捕捞上来,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对捞上来的鱼进行冰鲜处理,使得捕捞工作变得更简单便捷。记者了解到,伊犁州尼勒克县地处伊犁河上游,目前是新疆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区,已经形成的三个大中型水库,水温常年保持在8—13℃,水质清澈且流动缓慢,十分适合冷水鱼类的生长繁育和规模化养殖。当地利用这里天山冰川融水形成的冷水资源养殖三文鱼,采取环保科学的养殖方式,激活了这片水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据了解,养殖三文鱼主要为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王鲑4个品种,尼勒克县养殖的三文鱼品种是三倍体虹鳟。虹鳟是冷水性洄游鱼类,既可以在海水中也可在淡水中生存。三倍体虹鳟是对鱼卵进行物理加压技术诱导出的不育品种,兼有经济价值和环保意义,在国际上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

    天蕴公司总经理李春雨告诉记者,公司前期接了一个东南亚的大订单,正在加班加点赶工期制作一些冷熏产品。公司今年的总产量6000吨,预计通过两年的时间达到12000吨。公司在喀拉苏建了一个深加工基地,年加工能力9000吨,目前已形成集科技研发、苗种繁育、智慧养殖、精深加工、品牌建设及延伸于一体的数字化渔业全产业链。

    天山冰川活水养出的鱼口感鲜香、甜美,这是最让李春雨自豪的地方。常年致力于淡水鱼养殖和研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打造新疆的三文鱼品牌,让新疆三文鱼走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走向世界。

    据统计,新疆宜渔水域滩涂面积4600余万亩,水质优良,拥有渔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的资源禀赋。2022年,新疆渔业总产值达42亿元,较2019年增加9.21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19960元,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3410元。目前,水产养殖已成为新疆渔业主产区的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贡献了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