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电子报
  • 地方频道
  • 农博会推动“土特产”走出去

    2023-11-03 14:42 来源:食品安全观察
     点击: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要深入贯彻“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发挥农博会的平台作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更多农产品走出国门,走进千家万户。连日来,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等展会相继登场,展示了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呈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交出了一份“稳增长、促发展、强信心”的答卷。

    地域农产品“香起来”

    如果说从“吃饱”到“吃好”是人们在消费上的一次升级,那么,如何“吃好”就是一门学问。“消费者对‘吃好’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促使我国农产品绿色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农产品绿色加工领域有42%的技术实现了并跑甚至领跑。”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说。

    “给我来一份蒜蓉的。”“给我来一份麻辣的。”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湖南南县小龙虾的展位前,观众纷纷向在现场烹饪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自己的口味要求。

    “我们每年会派出专门的‘口味团队’到全国各地去调研,夜市、超市、餐馆都是我们的调研点。”南县顺祥食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汤洋表示,不管是江浙沪地区、北方地区还是东南沿海,各地消费者对小龙虾的口味每年都有细微变化。为此,除了蒜蓉、麻辣,他们还研发了清水、油爆、冰镇等十多种口味的小龙虾,其中仅一款鲜香小龙虾,今年前9月在某大型超市的销售额就超过了3亿元。

    蛋卷、午餐肉、啤酒、香肠……在西藏德琴阳光庄园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摆满了20多种以青稞为原辅料的产品。该公司负责人曹昆仑介绍,许多消费者对青稞十分好奇,并且接受度都非常高。几年前,这家公司还只是国内某大型连锁超市的原料供应商,当发现青稞系列产品十分畅销后,就开始自主生产相关产品。

    来自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的板鸭手艺人熊兴林的产品在2019年进入当地公用品牌“安乡农仓”。之前,由于在常德地区有稳定市场,他的许多产品卖了几十年从未调整过口味。“‘入仓’后,我的产品年产值从过去不到1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6000万元。”熊兴林说,这几年,他的手机通讯录里增加了500多个客商的名字,板鸭口味也从过去主打“爆辣”,朝“微辣”“五香”等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有一个自己特别钟爱口味的同时,又想尽量尝试不同口味。”“多米臻选”采购负责人廖涛认为,年轻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是口味多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不仅对各地的“地标美食”抱有极大兴趣,并且热衷于挖掘不为外地人熟知的各地“宝藏美食”。廖涛说,在他们的平台上,每个月推出的新品超过80个。

    “慧”农黑科技“撑起来”

    在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和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不仅有好吃好逛的“美食之旅”,更有创新创意的“慧”农黑科技。

    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设置了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馆,展览展示全国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领域合作成果,以及数字乡村战略、农业信息化、农业物联网、农机装备等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项目、新成果等。

    在“天府良机馆”设有平原区、丘陵区及智能绿色三大领域展区,一体化呈现四川省农机装备科研、制造、服务三大环节成效,见证着“四川造”精品农机走出国门,深耕“一带一路”市场。“这几台机器分别是300马力大功率拖拉机、150马力拖拉机、130马力拖拉机,是四川省农业生产常用的动力机械,动力强劲,性能卓越。”讲解员介绍道。在平原农机装备展区,作业效率达每小时10亩以上的8行高速乘坐式水稻插秧机、6行精量联合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确保了“天府粮仓”的旱涝无虞、颗粒归仓。

    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汇聚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展示生物育种、土壤改良、畜禽水产养殖等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着各类创新主体不断迸发活力。与此同时,为近距离观察手机种菜、云端控温、电脑施肥……展会期间,由湖南省农机事务中心组织的现代农业装备展,6大展区内集聚了32家省内外农机生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88套现代农机装备。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指出,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为种业锻造更多“湖南芯”;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为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湖南力量。

    区域公用品牌“亮起来”

    走进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西博城9号馆,“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映入眼帘,“天府粮仓”的优质农产品被分门别类地陈列在大厅入口。在西博城11号馆、14号馆设立的天府粮仓精品馆,以实物展示、图文宣介、声光电渲染的形式展现在公众面前。“可以说,每一个产品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场展示的21个农产品均来自“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名单,代表了四川在该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

    第九届四川农业博览会最大的“主角”是“天府粮仓”省级公用品牌。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将会梳理有关建议和意见,创新品牌打造方式方法,进一步擦亮“天府粮仓”这块“金字招牌”。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品牌培育上下功夫,以“天府粮仓”省级公用品牌为引领,畅通省、市、县联动机制,全面构建“1+N”农业品牌矩阵,推动地方特色品牌与“天府粮仓”品牌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时在市场拓展上下功夫,强化产销对接,组织好“天府粮仓”精品全国推介,开展好“一带一路”行系列活动,推动更多“川字号”农产品走出国门,走进千家万户。

    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中部省际馆的中部六省脱贫地区及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县展区,江西的莲花血鸭、上栗擂枣、铜鼓黄精,湖南的浏阳大围山梨、炎陵黄桃、攸县香干……这些来自湘赣边区域的特色优质农产品,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湘赣红”。

    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自发布以来,共授权企业164家,产品涵盖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畜牧、水产、加工食品、中药材等8大类产品,年产值近30亿元。

    湖南是全国茶油生产大省,“湖南茶油”是湖南省首批重点打造的三大农产品公用品牌之一。在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现场,虽然各家企业的产品各异,但不少产品外包装上都统一标有“湖南茶油”的商标。看似普通的商标背后有着一套严格的产品标准。“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湖南茶油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业长期处于‘小而散’的状态,很多外地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茶油是什么。”湖南天华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商运营负责人肖春表示,如今申请使用“湖南茶油”品牌的产品要经过严格筛选,这对茶油行业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

    “2018—2022年,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累计投入1.1865亿元,资金安排逐年递增。尽管部分进入公用品牌的企业规模不大,但纳入公用品牌管理后,农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可以说迈出了与市场对接的重要一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与信息化处处长张志刚说。

    毛伟明说,湖南是农业大省,是全国“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的重要阵地。要持续增加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拓宽名特优新农产品“走出去”与“引进来”渠道,让更多“湘字号”农产品走向世界,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湖南百姓餐桌。要做足做活“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