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对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2298号提案《关于加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作出答复。其中提到,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落实好科学有效动物防疫体系,加快提升畜牧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
农业农村部表示,信息化、智能化是现代畜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持续完善数据统计监测体系,加快推动畜牧业信息资源整合,加强畜禽生产信息化建设。一是大力推进信息整合和互联互通。将数十个部级信息系统,统一整合为全国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全国动物疫病防控与动物卫生监督云平台、国家兽药监管平台和国家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信息平台等4个公益性平台,解决数据分散、标准不一等问题。同时,在全国推进畜牧兽医生产经营主体统一赋码及基础数据采集工作,推动畜牧兽医各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和行业监管监测一体化。二是强化信息监测预警。强化基层统计信息员队伍和监测预警专家队伍建设,完善多渠道的生产形势会商机制、多部门的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多形式的信息发布预警机制,通过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向全国32个省级平台共享生猪承运主体、贩运主体、屠宰企业主体等数据。三是加强智慧监管。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动物检疫监督“强基固本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无纸化出具动物检疫证明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无纸化出证,完善检疫信息系统,畅通检疫监督信息,加快应用信息智能分析、纠错、提醒功能,强化动物检疫监督全链条智慧监管。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畜牧业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培育畜牧业发展新动能。
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会同中央编办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积极推动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完善疫病监测预警网络,强化疫病防控指导,加强县级和乡镇动物防疫机构条件建设。二是督促指导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农业农村部依法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动物防疫主体落实防控责任,激发各类主体主动开展动物防疫的内生动力,做好监测排查、强制免疫、生物安全管理等防控工作,变“要我防”为“我要防”。实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支持养殖场户自行购买强制免疫疫苗、自行完成免疫接种,引导落实强制免疫主体责任。三是加强技术服务。充分发挥部属有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国家兽医实验室和产业技术体系等机构和单位的技术优势,组织有关科研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实地指导基层开展动物疫病监测、专项调查、溯源追踪等防控工作。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构建现代动物防疫体系,保障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