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电子报
  • 地方频道
  • 第四届饮水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北京召开

    2024-12-27 14:24 来源:中国食品报
     点击:

    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加强饮水与健康领域科学研究、促进饮水健康,对于促进居民健康以及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届国民营养素养大会暨第四届饮水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微塑料与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在会上正式发布。会议由中国营养学会饮水与健康分会联合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学校饮水与环境健康分会、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举办。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马爱国表示,饮水与健康分会自成立以来举办和组织了多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加强饮水与健康领域研究的交流与成果分享,促进饮水与健康相关的产学研融合发展,提高大众饮水与健康知识水平,提升公共卫生工作者、研究者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提升科研能力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任涛说,马冠生教授团队在饮水与健康领域十余年的科研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的特色、前沿研究方向,引领了饮水与健康科研领域的研究。学院将会继续支持饮水与健康分会的相关工作,为分会提供优质的资源和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会上,17名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就我国水资源现状与挑战、水卫生与健康、水代谢机制与健康效应、特殊人群饮水行为、水合状态与健康、饮水行为干预、校园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厕所现状与厕所革命策略等多个主题做了学术报告,分享了饮水与健康领域的新发现和新成果。

    会议主办方及与会专家们表示,希望借助此次会议提供的良好交流平台,持续促进饮水与健康相关学科交叉合作,进一步加强医院、科研院所、疾控、高校、企业等单位的交流合作和产学研融合,使更多相关领域的学者投入水与健康的研究工作中来。同时,夯实健康相关行业工作者的知识储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饮水与健康科普宣传活动,促进居民足量饮水、维持适宜水合状态、爱护水资源,最终推动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

    饮水与健康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从饮水行为调查、水合状态评估、饮水与健康效应研究、饮水类型与健康循证分析、微塑料与健康、饮水相关指南和标准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展示了饮水与健康领域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提出了未来饮水与健康领域的研究方向。

    据介绍,塑料因其耐用、廉价、易生产等特点,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使用在多个领域。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微塑料来源广泛且在海洋、江河、湖泊、大气及土壤等环境中普遍存在,危害自然生态环境。多项动物实验与细胞实验也已显示,微塑料进入生物体后会产生多种毒性效应,包括引起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人体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暴露于微塑料,包括通过食物和水经消化道摄入、通过空气经呼吸道吸入微塑料。皮肤接触也可能是微塑料暴露途径之一。微塑料进入机体后,可能在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及循环系统等部位蓄积。目前微塑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有部分研究提示,微塑料可能与呼吸系统疾病、肠道健康等方面有关。关注环境中的微塑料,并减少机体微塑料暴露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科研领域,尚无针对微塑料与健康核心信息的研究或专家共识;在公众科普及认知领域,微塑料与健康相关信息已成为居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但对微塑料与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却相对缺乏。为了让科研人员、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公众等了解微塑料与健康的正确知识、掌握减少机体微塑料暴露、减少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的技能和方法,马冠生教授成立《微塑料与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制定工作组,联合海南健康发展研究院健康传播中心,组织营养学、饮水与健康、饮水卫生与环境卫生、新闻传播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综述国内外文献政策及相关研究,遵循信息科学、重点突出、广泛动员的原则,依照规范程序制定了《微塑料与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

    微塑料与健康核心信息共包括21条,从认知和技能两个领域出发,共分为5个板块。认知部分分为微塑料、微塑料与环境、微塑料与健康相关知识及理念;技能部分分为降低人体微塑料暴露风险和减少环境中微塑料污染。

    《微塑料与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的发布有助于提高科研人员、公共卫生部分以及公众等对微塑料与健康领域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还为采取相关措施减少环境和机体微塑料的暴露提供了科学建议。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