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走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四方地村葵花种植大田里,绿油油的向日葵与碧野晴空融为一体,宛如画作,美不胜收。
“葵花适应性强,易于管理,市场行情好,亩产效益高。”葵花种植户王振军介绍,“原来我一直种玉米,投入也不小,忙活一年,除去种子化肥的开支剩不下多少钱。”
为改变传统种植收益低的情况,2016年,王振军开始尝试在100亩地种植葵花,没想到当年就收入了30余万元。看见王振军种植葵花赚了钱,村民们纷纷加入葵花种植行列。2022年,王振军与他人合作种植了700亩地。由于行情好、收益高,今年王振军又把葵花种植面积扩大到800亩。
“这片葵花长势不错,每亩地能产600斤,刨除流转土地、用工、化肥等成本,每亩最低也能收入1000元。”王振军看着大田里长势旺盛的葵花算了一笔收益账。
近年来,因为种植基础好、技术成熟、收购价格高,葵花逐渐成为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据四方地村党支部书记于军介绍,全村207户常住户,有60多户种植葵花,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像王振军这样的葵花种植大户不在少数。
四方地村种植葵花是奈曼旗明仁苏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奈曼旗明仁苏木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把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聚焦“特色”和“富民”两个关键词,探索发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2023年,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6万亩,其中,葵花种植面积超6000余亩,特色经济作物亩均纯收益达到3000元,为实现农民增收、赋能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奈曼旗持续挖掘多元经济腾飞元素,围绕“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多元化发挥农村特色产业及产品功能,积极引导各村发展瓜果种植、牛羊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推动产业化经营,推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一村一品、百花齐放”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向日葵花田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