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是“广西干米粉之乡”,年加工干米粉超过600万吨,干米粉销售额占据全国总量的33.3%以上。今年,该县38家干米粉生产企业继续吹响提质增效“集结号”,努力打造“中国干米粉之都”,带动城乡40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助推当地经济蓬勃发展,助力乡村全面实现振兴。
近年来,全州县依托便捷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不断做大做强稻米精深加工产业,用“一粒米”串起了“一条链”。在桂林全州鑫计米业有限公司制米车间里,现代化的水稻加工设备运转不停,颗粒饱满的稻谷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经过筛选、碾米、抛光、色选等“吃干榨尽”工序后,被加工成高品质大米,然后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企业负责人马玉荣表示,今年1—7月,企业已加工大米8000吨,实现销售额2500万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2%、5%。企业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还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目前,企业现有工人22名,其中脱贫户4人。
据了解,全州县是全国第一批100个优质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广西3个水稻生产功能区之一,更是广西的产粮大县。全县水稻种植面积110.9万亩,总产量38.7万吨,生产的大米量大质优,保障了粮食安全。
为做好“一粒米”文章,全州县依托资源优势,出台一系列惠农助农政策和措施,涌现出一批大米加工和米粉生产龙头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生产出半干米粉、鲜食米粉、包装红油米粉等多元化产品。全州县干米粉销售额占全国销售额的33%以上。
“一粒米”串起了产加销“一条链”,铺开了一张“致富网”。目前,全州县现有大米加工企业超100家,其中规上大米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大米600万吨。现有干米粉加工企业38家,年加工干米粉33万吨,年产值超过25亿元,“一粒米”延伸的产业链直接带动当地4000多人实现稳定就业。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