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电子报
  • 地方频道
  • 广西灌阳软枣猕猴桃托起当地致富梦

    2024-08-13 13:34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点击:

    近年来,广西灌阳县已成为优质水果产出大县。2023年全县梨、李、桃水果产量约为34万吨,预估今年梨、李、桃产量将达38.14万吨。灌阳县按照“南橙、北李、中雪梨”的水果优势区域布局,在大力推进“六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积极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培育猕猴桃、蓝莓等新型名优水果产业,不断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产业兴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广西灌阳县洞井瑶族乡几百亩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近期开园采摘,这种不用剥皮的猕猴桃2020年从东北“嫁”到灌阳。经过4年的发展,软枣猕猴桃产业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一支产业“新军”,带动乡亲们增产增收。

    软枣猕猴桃

    “北果南嫁”结硕果

    软枣猕猴桃又叫奇异莓,其个头小巧,一副青枣儿模样,果实中含有氨基酸、类胡萝卜素及镁、铁、钾、钠等多种营养成分,维C每百克含量高达450毫克。洞井瑶族乡保良村的“太子山”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一排排果树郁郁葱葱,一颗颗果实掩映在疏密相间的叶子中。工人正在采摘着软枣猕猴桃,几位主播正在进行线上直播。广西桂林灌阳县日升生态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文逵风趣地讲起了软枣猕猴桃“嫁”到灌阳、托起瑶乡群众致富梦的故事。

    2005年文逵创建了广西桂林灌阳日升生态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本地水果和特色农产品。2015年公司积极响应广西壮族自治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号召,与灌阳县保良村签定了《结对帮扶》协议,投资兴建生态农业观光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让农旅融合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究竟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有着10余年农产品经销经验的文逵心中寻思着,把投资聚焦到种植一种“不常规化、以小求精”的水果思路上。而灌阳县保良村地处都庞岭余脉与海洋山交汇处,海拔在65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达86%,雨量适宜、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适宜种植藤蔓科经济作物。在灌阳县农业农村局指引下,公司2016年流转土地面积630亩,带动保良村群众种植猕猴桃等农业经济作物,并创建红心果菜专业合作社和太子山休闲旅游公司。

    创业之初也曾经历过一些困难,但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闯劲和一点一滴的积累,经过5年的艰辛奋斗,猕猴桃种植基地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示范点,带领保良村516名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村民们在包装软枣猕猴桃

    一颗猕猴桃带富一方人

    随着红心猕猴桃等大众化品种市场日益竞争激烈,他们利用“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不断创新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为当地农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通过调研,文逵了解到东北软枣猕猴桃目前在广西种植较少,市场潜力很大。于是与辽宁省辽东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签订项目协议,从辽东学院引进“龙成二号”,并聘请辽东学院等科研机构专家亲临种植基地进行现场授课。试种第二年就挂了果,今年挂果率较高,果头大、品质又好,200多亩近17000株软枣猕猴桃已进入了丰产期。文逵介绍说,“我们将生产出来的软枣猕猴桃注册了‘太子山’商标。今年总产量预估350吨,每亩产量约为3500多斤,总产值约为2000多万元。”

    种植基地使用的是猪、牛、鸡、鸭等牲畜粪便经过发酵而成的生物有机肥,生长出来的软枣猕猴桃外表光滑无毛,吃起来口感软甜、汁多皮薄、又香又甜,成为区内外水果档口抢手货。“太子山”软枣猕猴桃在守护好群众“果篮子”的同时,也走进了消费者的“心窝子”。

    在灌阳县农业农村局的引导下,灌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让猕猴桃走进千家万户。以合作社为媒吸纳保良村51户脱贫户170多名脱贫人口参与软枣猕猴桃种植,户均收入5万元;安排50多人进行软枣猕猴桃种植和休闲旅游山庄日常管理,以及经营和销售特色农产品。

    正在休闲山庄忙着干活的李明秀大姐算了一笔账:“我在这里常年务工,1个月4000元左右,这日子是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滋味。”目前,日升公司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已成为广西最大的软枣猕猴桃种植基地,获得了自治区“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示范点。

    灌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唐仁发介绍,该局按照灌阳县“南橙、北李、中雪梨”的水果优势区域布局,在大力推进“六大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积极引进农业科学技术,培育猕猴桃、蓝莓等新型名优水果产业,不断为当地特色农产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产业兴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