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根本。近日,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坎北街道吕滩村的食用菌综合研究开发生产示范基地内,工作人员开始挑选食用菌菌种,为生产做好准备。该基地全部采用智能化菌菇生产方舱,配备菌菇生产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菌菇生产远程监控及调控。现在,基地日产珍稀食用菌达5000公斤,主要产品有金耳、杏鲍菇、秀珍菇、海鲜菇等,“企业+集体+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调动了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带动了周边农户就业、致富。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滨海县以发展特色产业、盘活土地资源为抓手,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瞄准重点区域和产业前沿,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化链条合作模式,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鼓励龙头企业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部分销售收益让利给农户,共享农业产业化发展成果。
农村电商是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一头连着农民增收,一头连着产业发展。记者在滨海县东坎街道南湖社区“滨鲜小铺”看到,两名社区干部正在直播间里推销滨海大米、滨海香肠、滨海白首乌等本地的农特产品。
“我们探索‘线上+线下’模式,依托‘滨鲜四海’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在线上进行抖音助农直播带货,销售滨海本地农产品,线下实现同城配送。”南湖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胡海玲表示,“乡村振兴,电商助农。我们通过电商直播,提高滨海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壮大起来,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滨海县坚持党建引领,抢抓“互联网+”机遇,将农村电商产业发展作为强镇带村、强村富民的重要抓手,积极搭建村级电商销售平台,创新村级集体电商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驶入“快车道”,助推乡村振兴。目前,线下已建成运营东坎街道南湖社区、坎北街道学苑社区、界牌镇陆集社区3个“滨鲜小铺”。
走进滨海县农业园区洪林村新型农村社区,小楼错落有致,车辆停放有序,小菜园充满绿色生机,中心广场娱乐区笑声连连,一幅幸福宜居的美丽画卷呈现在眼前。“现在都是新型小区,居住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绿化好、空气好,每天有专人保洁,交通和就医都方便了,生活在这里很惬意。”村民陈亚西说。
今年以来,滨海县立足资源和地理优势,主动破题、转变思路、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重抓环境提颜值、注重特色农业发展、探索电商助农直播,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步走出一条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