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发展油茶产业不与粮争地,兼具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江西种植油茶时间早、基础好,如何扩大油茶种植面积,建设油茶高产基地,提升油茶产能和效益,让油茶成为兴林富民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成为摆在江西省眼前的重要问题。
当地种植户正在采摘油茶
引进新技术 挖掘油茶发展潜力
油茶产量不高、效益低是不少种植户面临的困境。江西省林业局林科院宣传教育中心盘鑫海表示,造成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种植户缺少管理经验,经营方式粗放,以及水肥管理存在问题。
“水肥管理是制约油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调研发现,种植户在油茶水肥管理方面还处于人工灌溉和凭经验施肥的阶段,存在水肥利用率低,水肥资源浪费严重、投入人工成本高等问题。”盘鑫海指出。江西省林业局科技示范园永修林丰基地多措并举,通过实施油茶产业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人工林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技术,提高油茶林成活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该技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智能控制采集系统实时采集的土壤含水率与田间持水量的关系,作为启动灌溉的依据;根据调查数据和实验预测出2024年度的油茶全株的N、P、K元素年吸收量来科学施肥。据悉,使用该技术后,新造油茶林生长速度提高20%以上,每年平均高增加达30厘米,平均地径增加0.3厘米,平均冠幅增加20厘米;成龄油茶林增加油茶产量20%以上,使鲜果亩产量提高200—300斤,节约水肥管理人工80%以上。
此外,该技术还能够大幅节约能源以及劳动力,从而实现油茶种植的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目标,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油茶种植产业快速发展。
树立品牌 凝聚行业发展合力
“花深里”“宜贝籽”……经过多年发展,江西油茶产业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但仍没跳出多、散、小的局面。2021年,江西省制定了《江西山茶油团体标准》《江西山茶油公用品牌标识管理办法》,正式启用“江西山茶油”公用品牌。据了解,各项重要指标均高出山茶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生产工艺、质量保障等均达到“江西山茶油”公用品牌团体标准的山茶油,才能使用该公用品牌。
“加入公用品牌能帮助提升企业知名度和产品营销力度。目前,企业茶油年产量达1500吨,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年销售额可达4100万元。”江西省德义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期文介绍,他们是江西省五家获得山茶油公用品牌标识使用权的企业之一。该公司的花深里油茶基地,现已种植油茶林5100多亩,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种植6000余亩。“我们采用‘六鲜’工艺技术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新鲜品质。”江期文说,鲜榨工艺还获得了江西省科技成果奖。
江西赣星油脂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津梁介绍道,为积极拓展产品销路,当地还设立了油茶果初加工及仓储中心,对油茶鲜果进行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调节油茶果的市场价格波动,保障果农利益。据悉,江西省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包括“江西山茶油”高铁冠名专列发车、举办江西省首届油茶文化节等,推动建立以“江西山茶油”公用品牌为引领,区域特色品牌、企业知名品牌为一体的“江西山茶油”品牌体系。
“江西省作为全国油茶中心产区之一,油茶资源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盘鑫海表示,在这片红土地上,一大批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带动作用,种植大户、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渐发展成熟,油茶产业有望迎来新发展机遇,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