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西沟街道头道河村豆腐加工坊,一股浓郁的豆香扑鼻而来。每天凌晨2点,工作人员便开始在豆腐坊浸泡豆子、打浆、烧浆、过滤……经过一连串复杂而精细的步骤,一块块色白如玉、口感嫩滑的豆腐便出炉了。
“自今年豆腐坊开办以来,我就在豆腐坊工作,我们每天要做600—700斤豆腐,主要是榆树峁工业园区的订单,向路过的村民零售也有100多斤。现在不需要出门打工,家门口就能就业,每个月能挣6000元。”头道河村豆腐坊负责人杨霞介绍,以前做豆腐的技艺大多局限于家庭式“小作坊”,产量有限,经济效益也不高。得益于乡村振兴政策的实施,村党支部决定将豆腐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办起了村集体豆腐坊,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了业,也带来了便利和实惠。
近年来,头道河村推行“党支部+企业+农户”的经济模式,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途径,相继建成蔬菜大棚27座、散养鸡场1个、肉猪养殖场1个,不仅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还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走进头道河村的肉猪养殖场,干净整洁的圈舍内,饲养员正精心为100多头肉猪准备自制饲料。
头道河村养殖场负责人折志雄表示,饲养的土猪全部用玉米、高粱喂养,周期大约一年,养殖场每个月能收入5000元,一年能收入6万元。
“头道河村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建设了蔬菜大棚、豆腐作坊、肉猪养殖场、养鸡场,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50多万元的收入,还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下一步,村里准备新建食品加工厂、养兔场。”头道河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军说。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选好主导产业是关键。头道河村将围绕“农”字做文章,在打造集体经济上下功夫,通过促进特色产业的配套与升级,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共同增收。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