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推进农业品牌打造,推动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一个个“甜蜜产业”结出累累硕果,成为乡村进一步发展的新引擎。
满树枇杷甜如蜜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普基镇新农村的枇杷产业园区,满目翠绿的枇杷树间,一朵朵黄白色的小花含苞待放,在冬日里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2021年,我们从四川成都购进了10万棵枇杷苗,组织第一批规模化种植,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为园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新农村党支部书记李顺伟介绍,为减少农户种植成本,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普格县委、县政府还按照相关要求,为农户提供每亩1200元的种植补贴。
在推动枇杷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新农村十分重视技术的引进。为了确保枇杷种植科学、高效,该村主动对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农业技术专家。专家们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和答疑解惑等方式,帮助种植户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让枇杷品质和产量不断提升。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枇杷树成功挂果。“科学种植出的枇杷味道好,不愁销路,去年有很多商贩到园区收购,全村枇杷销售收益大概在600万元。”李顺伟说道。
销售渠道的畅通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让越来越多的农户看到了希望。截至目前,该村368户农户参与种植枇杷,枇杷种植面积达到3500亩。李顺伟介绍,全村的枇杷在明年4月会开始大量挂果,预计挂果数量在400—500亩,收入在1200万元左右。
“我家种了9亩,今年开始正式挂果,预计产值能达到6万元。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我相信村里的枇杷品质会越来越好,产量也会越来越高。到明年,我家的枇杷产值可能会突破10万元。”种植户吴祥忠说。
特色蜂蜜走俏市场
天气渐冷,在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千万贯乡石板滩村,蜂农在收获了今年最后一批野藿香蜜后,开始准备蜂群越冬工作。
雷波县地处横断山脉东部,属金沙江干热河谷气候。金沙江蜿蜒穿过,堤岸和山峦间的野生蜜源植物摇曳生香,为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花蜜来源。雷波县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特色的蜜源,春有脐橙花、菜花,夏有高山羊咪咪花、岩刷子花,秋有五倍子花、乌泡花,冬有野藿香花、枇杷花等。
雷波蜂蜜在众多土蜂蜜品牌中,凭借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这既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雷波县高度重视蜂产业发展,通过邀请专家团队对接、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培训等方式,引入现代养蜂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比如用标准蜂箱活框饲养取代传统养殖、引入5G技术探索蜜源开发及一体化养殖模式等,在蜜蜂养殖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生产,让蜂蜜产量和收入大幅增加。
雷波县成立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围绕特色品牌建设生产高质量蜂蜜。随着养蜂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雷波县初步形成了以蜂蜜生产为主的产业链,全县养蜂户超千户,年产优质蜂蜜超千吨。
雷波县的中华蜜蜂生命力和适应性极强,是从雷波县农业农村局在四川麻咪泽自然保护区收集的100多群蜜蜂中层层筛选,再经过选育而成。目前,雷波县有油菜花蜂蜜、脐橙花蜂蜜、春季百花蜜等12种特色蜂蜜,雷波县农业农村局每年会对各地产的蜂蜜进行质量检测,将合格产品收集包装,再带到外地参加展销会,为农户和客户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