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十五届上海马陆葡萄文化节暨嘉定区旅游节暑期旅游季在马陆葡萄主题公园举办。据了解,今年马陆葡萄种植总面积约3943亩,预计总产量约4000吨,预计总产值超1亿元。历经25年的发展,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已经从单一的葡萄种植业升级为集科技研发、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
今年的马陆葡萄种类十分丰富,共有早熟的夏黑、喜乐,中熟的巨峰、阳光玫瑰,晚熟妮娜皇后、白萝莎等3个批次60多个种陆续上市。不过,最引人关注的还是马陆葡萄研究所的一些自研新品。据上海马陆葡萄公园总经理单涛介绍,今年推出的马葡5号又名胭脂红,其果肉脆甜、皮薄耐裂;马葡6号又叫蜜宝儿,甜度高且香味浓郁。而早在2023年就获得国家新品种权的马葡1号,则带着独特的草莓香气。
从产量来看,今年马陆葡萄预计保持在4000吨左右,价格也基本延续往年定位。近年来,通过推广控产栽培、套袋技术和标准化生产,亩优质果率逐步提升至80%以上。去年,围绕品牌发展,通过设施升级、技术升级等手段,马陆葡萄不断提高绿色认证比例,绿色认证企业和合作社已有20家,绿色认证面积达到2136亩,马陆葡萄绿色认证占比达43.4%。
早在2022年,“马陆葡萄数字云平台”就已上线运营,用“一串一码”追溯标签为正宗马陆葡萄提供身份证明。通过应用试点区块链,持续开展农业生产作业信息精准报,推动种源、生产、监管等全流程核心数据上链,探索基于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的“区块链+优质农产品”溯源应用。此次活动启动的“未来果园”建设项目,将马陆葡萄推向“耕种管收”全流程智能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在马陆葡萄研究所等4家基地,物联网感知设备、智能控制终端已完成部署,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果实生长数据,通过智能灌溉、精准施肥实现科学管理。该项目由马陆镇联合同济大学、上海左岸芯慧等共建,将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技术实力深度融合。
随着马陆葡萄艺术村理事会的成立,这片葡乡开启了“资源共享、协同治理”的新机制。理事会将统筹1700亩核心区与12平方公里拓展区的发展,打造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怡学养”于一体的田园艺术会客厅。
如今,马陆镇正以葡萄为纽带串联起“四大示范地”建设:特色产业标杆示范地、集体经济创新示范地、葡园水乡人居示范地、乡村精细治理示范地。按照规划,大宏村、戬浜村将建成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域将达到美丽乡村标准,让马陆葡萄艺术村成为上海近郊的网红打卡地。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