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作出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5647号建议的答复。答复称,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高度重视质量认证监管,优化市场环境,为品牌建设奠定信任基础。
在加强质量认证监管方面,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高度重视质量认证监管,优化市场环境,为品牌建设奠定信任基础。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市场监管总局建立包括有机产品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等认证制度,覆盖食品农产品生产、流通等环节。印发《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压实认证机构主体责任,提升认证监管治理能力,健全认证社会监督机制。二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统筹行政监管执法力量,严厉打击虚假认证。加强行刑衔接,健全打击治理虚假认证长效机制,依法查处并曝光虚假认证等严重违法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三是推动“三品一标”发展。农业农村部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加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力度。
在加强农业品牌宣传方面,农业农村部会同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农业品牌宣传力度,引导各地持续提高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一是深入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印发《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分品类分梯次分年度培育一批产业优势领先、市场空间潜力大、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业精品品牌,重点在渠道对接、媒体宣展、金融服务、海外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二是开展品牌营销推广。充分利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展会节庆活动,加强农业品牌营销推广。组织系列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营销推介优质特色品牌农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加大网络营销力度。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指导各地搭建多层次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多元化农村电商主体,提升品牌网络营销能力,促进电商与乡村产业全方位融合。
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一是健全管理制度。农业农村部研究制定省级追溯平台与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数据标准化汇聚三年行动方案以及操作指南,推进部省追溯平台标准化建设和对接。二是推广平台应用。农业农村部已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并持续扩大追溯应用覆盖面。三是开展先行先试。农业农村部指导上海、福建、海南等有条件的省市开展大规模豇豆全程追溯试点,追溯技术与模式进一步完善。推动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地区先行先试,省级农产品追溯平台(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初步构建了跨地区追溯协作机制。
此外,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完善品牌相关标准体系、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加强培训指导等方式,持续加大对农业品牌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和保护的指导意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品牌建设思路目标、任务举措。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完善品牌发展各项政策机制,推进品牌标准化建设,组织实施产业集群质量品牌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各领域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紧扣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金融保障力度,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