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电子报
  • 地方频道
  • 黄海明珠大连石城岛如今更美了

    2021-08-16 09:26 来源:中国食品报
     点击:

    汪洋万顷青于靛,小屿珊瑚列画屏。郭沫若笔下的黄海明珠——是一直有着海之天险,山城要塞之称的大连石城岛。

    有近万人生活在这个小岛上,有北漂归来的90后创业小夫妻,有春来秋往的中国台湾商人,有出海捕捞的渔民和海鲜店女老板,还有日复一日送快递上岛的物流公司负责人。

    时光荏苒、潮起潮落,虽然这座小岛与陆地割离,却也被陆地上的每一次改革浪潮影响着。岛上的人们也在岁月流转中悄然成为一次次浪潮里的朵朵浪花。

    年轻人归来:建民宿拍视频 海岛风光搬上网

    每一个黎明,32岁的张维鹏都是被鸟儿唤醒,然后就在自己经营的石城岛南海一品度假村忙碌起来。打扫院落,修剪花枝,整理厨房里的粮食和蔬菜,迎接一批批客人。

    他时不时地关注着手机里的天气信息,因为海上风力超过八级,渡船就要停航,客人只能“望洋兴叹”。

    这是张维鹏回到家乡石城岛的第7年。他在14岁时独自离开海岛,去庄河市读书,然后越走越远,先后去鞍山和北京读书,又因工作原因,有机会游历了西藏、马尔代夫等地。“大城市机会多,但压力也比小地方大”,北漂的张维鹏始终惦记着家乡带着海盐味儿的风,香甜的虾酱,还有逐渐年老的父母。

    2014年,张维鹏带着他的爱情和创业梦想回到了石城岛,他和妻子赵倩的选择是在岛上开一个度假民宿。张维鹏觉得,单个的民宿虽然不大,却可以成为一个窗口,“透过这些窗口,能看得到整个乡村的发展变化”。现在的石城岛上有大大小小的民宿70家左右,在清爽夏日,静候四方来客。

    ▲嫁到石城岛来的山东姑娘赵倩经常手机下单,网购家乡特产、给儿子买衣服和玩具

    民宿开门迎客的2015年正是自媒体兴起之年。张维鹏和赵倩会在不忙的时候拿着DV到处走走拍拍,记录下海岛的点滴变化和美好:昔日的庄河港成了通航不再受制于潮汐的万吨深水大港,民宿门前的水泥路换成了平坦的柏油路,岛上居民能买到全国各地的特色食物、新奇玩意,客人吃着自己赶海挖回的贝类海鲜,夜空下绽放的烟花让孩子们笑开了花……一个个短片被上传到微信、抖音等平台,获赞无数,无形中成了石城岛的新名片。

    与张维鹏小两口的民宿一墙之隔的是一家台湾风格的民宿,餐饮主打的不是海鲜,而是正宗台湾菜品,小黑板上卤肉饭被做了大大的标注。民宿老板娘叫张倩,是石城岛人,她的老公杨力衡来自中国台湾。夫妇俩像海岛上的珍稀物种黑脸琵鹭一样春来秋往。“黑脸琵鹭在我们那边非常有名,全球可能只有5000只不到,台南是黑脸琵鹭的固定越冬地,想不到繁殖地竟然在我老婆的家乡。”杨力衡分享他第一次来到石城岛时的感受,觉得缘分实在妙不可言。

    民宿推出的招牌卤肉饭等特色台湾美食,是他的乡愁。早些年,他总是会从台湾大包小包地带着食材进岛,现在电商购物已经足够成熟,“需要什么食材、什么器具,都可以直接下单,太方便了!”

    快递进岛:不刮风不停航 一元芸豆送到家

    快递进岛到家,让赵倩在千里之外也能吃到家乡味道了。她经常在拼多多上购买山东大煎饼和干豆腐。2020年底,拼多多的“多多买菜”业务也开进了岛,这让赵倩日益欣喜于当下生活便利性的同时,也让小两口为民宿客人准备的美食清单有更多新的选择。仅6月29日这天,她就收到了22样商品,从青椒、黄瓜、丹东铁柿子到柠檬、蓝莓、海南火龙果,满满两大兜子,“因为新鲜、便宜又方便啊”。

    在岛上“中心区”居住的邹玲也经常网购,给孩子买衣服和零食,“孩子挑食,海岛人居然不爱吃海货”。邹玲独自带着孩子,经营着一家海鲜专营店,每天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自从快递进岛之后,邹玲觉得日子轻松了不少,“岛上的芸豆要卖3块,团购才一块多。基本上能便宜一半”。

    她现在天天数着日子,等着休渔期过去,“以前我都是去渔船上抢购海货,然后卖给周围的人,要么就是卖给上岛的游客,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这两年岛里物流可以寄快递了,我的海货已经能卖到大陆上去了,基本上顾客们头天下单第三天就能上桌开吃,大家现在都知道我们石城岛的海鲜好吃了!”

    快递到家、海货出岛,也带来了四面八方的关注和五湖四海的朋友。日子越过越好,居民们笑言,这得感谢做物流的姜福翀。

    ▲物流进岛、快递到家,让石城岛岛民的生活越来越便利

    姜福翀生于1978年,体格健硕、面目黝黑、脸上总挂着笑,一张嘴就是“海蛎子味”,典型的海岛人形象。他是长海县人,但对于石城岛来说,他不算外乡人。2017年,做水产养殖的姜福翀谋求转型,自建岛里物流公司。“像石城岛、王家岛这样的海岛,岛民购物很不方便,我想做一点改变。”姜福翀在两个海岛的岛民和陆地城市之间搭起了一座“桥”。

    6月26日早上6点多,姜福翀的手机收到了气象台6个短信提醒,通知海风级数不断变化,因为一旦超过八级,轮渡就要停航,快递就进不到岛上。“一会说风力超过八级,一会又说降到了七级”,姜福翀的心情跟坐过山车似的,庆幸的是,那一天的渡轮顺利通航。

    但每收到一个短信,姜福翀就会发到他的手机微信群里,群里都是他在石城岛和距离石城岛七八海里的王家岛的客户,10个群加起来有近4000人。他说,及时通知配送情况,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这也是取得客户信任的基础。

    2017年以前,虽然庄河港到石城岛和王家岛之间的轮渡班次增加了不少,但是没有专门的货物运输配送企业,普通居民的快递一直很难送到岛上,网购的最后一公里始终没有打通。

    创业之初非常艰难,有时候送货车还会空跑,船票打了水漂。但姜福翀坚持住了,挺过四个月后,岛里物流渐渐拥有了良好口碑,自己的业务也越来也好。

    ▲姜福翀每天都会关心天气,确保把岛民的快递准时送到岛上是他的责任

    越来越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漂洋过海上岛来。去年底“多多买菜”进岛后,岛里物流在庄河的分拣大厅里经常摆满了各种蔬菜水果、饮料牛奶,甚至还有开着花的小盆栽。最多的时候,姜福翀要安排工人往岛上送超过5000单。

    “挺自豪的吧,我做到了!”坚持了4年,姜福翀对自己当下的工作挺满意,也有期待,他还在琢磨着,怎么把岛上更多的海鲜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

    2021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许许多多如石城岛、悬崖村一样的偏远之地,正在不断涌现的各式各样新农人和农村电商的共同带动之下,融入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里,欣欣向荣。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