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餐饮行业迅猛发展,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此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增加、外卖商家良莠不齐等问题也愈发突出。7月,“浙江外卖在线”系统应用上线,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功能的“阳光厨房”,也在“饿了么”“美团外卖”两大订餐平台上线。外卖商家的“阳光厨房”全部接入订餐平台,通过“明厨亮灶”直播,消费者可以看到商家菜品制作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后厨阳光化”。目前,金华市成功完成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布置的新建“阳光厨房”任务。
创新“三抓三分三督”
助力应用落地
“由于金华长期推行‘最多跑一次’‘证照合一’等便民举措,降低了准入门槛,而退出机制又还不完善,导致主体数量一直都是只进不出,为此,我们迅速开展了清理虚数、摸清底数的工作,成功清理出不在册主体4293家,注销中的124家,列异的25家,统计出新增入网2803家。”金华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处处长李可春说。
在“摸清底数、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该局通过抓好三方协作、政策支持、标准统一,分行业、商圈、区域,以检查督推进、以执法督推进、以日报督推进等“三抓三分三督”工作举措,推动“浙江外卖在线”应用落地。
监管人员对网络订餐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现场检查
“通过分析研判网络餐饮单位行业特点,我们首先聚焦连锁餐饮店、奶茶店等数量大、硬件设施相对完善的主体,因为他们基本上有统一总部或者地区总代理,对于我们快速推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李可春介绍,金华市以各大商圈为重点,结合餐饮示范街(区)创建工作,督促入驻的商户安装“阳光厨房”,并接入“浙江外卖在线”应用。
成功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看得见”后,金华市场监管部门又在实现“管得好”上继续发力。为确保“浙江外卖在线”应用层层落实,该局定期对各县(市、区)网络餐饮治理和“阳光厨房”建设、“外卖封签”使用等情况进行通报、督查,并充分利用市局行管衔接机制,发挥“简案快办”系统优势,对于在推进过程中不配合的网络餐饮单位,加大线上线下检查执法办案力度和频次。
李可春表示,“浙江外卖在线”应用将食品安全监管从政府职能部门“一双眼睛”变成群众“无数双眼睛”,做到让市民订餐“心里有底”,监管部门实时监管“胸中有数”。
让食品安全眼见为实
促餐饮业良性循环发展
最近,金华市兰溪蜂食美食广场外卖生意火爆,商家忙得不亦乐乎,这里是浙江省首个数字化智慧监管外卖美食城,从这里出去的外卖都有一份“放心险”,而“放心险”保障的背后就是数字化智能监管。美食城内的厨房均按“智能阳光厨房”标准建设,引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厨房和仓储间的温度湿度、空气消毒等,抓拍人员违规操作,这是金华市成功打造“网上阳光厨房”的一个缩影。
在金华市区师大人家商城店点餐区,一台液晶电视8个分格中播放着厨房操作间工作人员从洗菜配菜到灶台制作的所有场景。“‘阳光厨房’创建是一项事关百姓民生的实事工程。”该店管理人员申先生表示,“阳光厨房”的设置虽然给他们带来一些压力,但同时也提升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这对餐饮业发展是个良性循环。
“过去,传统餐饮服务行业历来将厨房设为‘闲人免进’之地,如今,快餐店把后厨的情况现场直播,吃得安心,光顾的次数也就多了。”市民郭女士说。
“让食品安全眼见为实是我们的初衷与目标。”李可春表示,截至7月底,金华全市已安装“阳光厨房”8399家。下一步,金华将加大清理虚数力度,对于工作中发现经营异常的餐饮单位,与营业执照列异脱开,先在食品经营许可系统或者“三小一摊”登记备案系统进行列异操作,确保实时清理,同时,启用“三小一摊”全生命周期智治一体系统中及时清功能,通过日常检查发现的及时进行异常标注,降低虚数。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