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电子报
  • 地方频道
  • 香精香料国际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本土企业亟需“修身炼骨”

    2021-08-30 10:35 来源:中国食品报
     点击:

    目前,全球香精香料市场垄断在前10家巨头企业手中,其中瑞士奇华顿公司(Givaudan Roure)、美国国际香料香精公司(IFF)、德国德之馨公司(Symrise)、瑞士芬美意公司(Firmenich)四大巨头,占据了全球76%的市场份额。这些国际巨头先后进入我国跑马圈地。2018年,德之馨投资约一亿美元江苏南通建立的生产基地正式封顶;同年,美国国际香料香精公司(张家港)有限公司建成开业;2019年,芬美意在江苏张家港正式启用其全球最大的食用香精制造厂;2020年10月,奇华顿斥资1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7.3亿元)在江苏常州设厂,香精香料年产能高达3.8万吨。此前,奇华顿已于2019年7月并购位于广州的德乐满创香中心和生产工厂,同年年底正式宣布扩建其位于江苏南通的食用香精工厂。国际香精香料巨头在华布局的加速,进一步助推了国内香精香料市场规模的增长。同时,对于我国本土企业而言,则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与挑战。

    香料是一种能够依靠嗅觉或味觉感受到香味的有机化合物,也称香原料,主要用于调配香精,用于加香产品,或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香精是由香料和相应辅料构成的具有特定香气或香味的混合物,按用途可分为食用香精、日用香精以及其他用途香精。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香精香料产量为1850吨。

    香料出口优势明显

    从目前来看,世界上的香料品种有近6000种,大部分年产量在100吨以下,因此,产量少、品种多、天然品以及合成品相互竞争,成为香料行业的重要特征。

    近年来,我国香精香料行业在产品数量、技术创新、生产规模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逐步实现快速而稳定的发展格局,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同时,随着全球香精香料工业向我国持续转移,不仅让我国香精香料行业市场迅速发展,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市场竞争。

    香料产品开发的时间长、投入资金量大,往往存在较高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逐渐退出。当前,在我国,呈现出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同台竞技的局面。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是少数能在香料香精生产上与发达国家比肩的国家之一,已在部分大宗香精香料领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如:二氢茉莉酮酸甲酯、龙涎酮、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的出口量已占全球供应量的50%以上;麦芽酚和乙基麦芽酚也已占据大部分国际市场;左旋香芹酮、合成樟脑、洋茉莉醛等香料品种的出口比例也很大。尤其在大宗合成香料方面,我国具有产量优势,如香兰素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麦芽酚、芳樟醇则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

    香精制造有待形成协同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香精工业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较为落后。2011年—2019年,我国香精产量约占香精香料总产量的58%,而日本香精香料产量中香精产品占比约75%-85%。

    我国香精香料行业的上游产业链为香料种植与生产,中游为香精生产,下游为日化、食品和烟草等应用行业。其中,香料与香精产量处同等水平,但香精的利润率远高于香料,且生产难度更大。在产业的中游香精生产环节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毛利率高达60%-180%。而香料的种植和生产属加工生产环节,附加值较低,毛利水平分别约为30%和50%。

    与发达国家的香精香料生产链相比,我国香料的种植和生产尚未规模化、标准化,因此毛利水平相对较低。香精行业竞争格局分散、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中小企业受限于技术、人才、资金、原料等壁垒,容易陷入价格战中,不利于行业创新发展。头部企业还需通过研发创新、吸引人才、纵向布局产业链等方式增加品牌价值,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

    同时,因为发达国家香精企业也布局香料业务,具备更强的协同效应,进而提高了香料行业的技术壁垒。香精香料的一体化布局使企业无需外采香料,因此可进一步提升香精产品的毛利水平。

    我国香精香料生产链目前尚未形成协同效应,行业附加值低、同质化现象严重,尚处于依靠原材料加工向国外出口阶段。这主要因为香精香料行业技术与配方受国外龙头企业垄断,本土企业格局较分散,龙头封锁较难打破。

    市场仍具提升空间

    虽然发达国家持续向中国进行香精香料的产业转移,但目前我国承接的生产环节主要以原材料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以及环境污染型为主。发达国家仍掌握着产业链中附加值最高的研发与配比环节。

    近年来,全球香精香料的销售情况连续增长。有关行业研究指出,全球销售额平均增长率达到4%-8%。目前,欧洲、北美地区市场基本趋于饱和,亚太地区的需求最强劲,年增长率达7.3%。我国的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较大且对香精需求平稳。随着消费升级和本土化发展,我国本土新消费品牌崛起,为饮料、乳制品、方便食品和零食等品类发展注入动力,并促使上游食用香精需求增长。

    未来,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行业集中度将会有显著提高。而且随着香料技术结构的多元化,以及部分高端产品技术含量的上升,预计未来几年,香精香料将延续增长态势,到2024年,我国香精香料行业销售规模将达到977.1亿元。

    以地域文化特色“出位”

    从全球香精香料市场消费地域分布来看,亚洲地区消费占比最高,而我国的人均香精消费量则偏低。随着未来食品加工行业发展趋于成熟,我国食用香精市场将更具增长潜质。

    目前,我国食用香料香精行业总体上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国内仅有少数企业整体素质较强,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达到了国际化水平,多数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精细化及功能化开发能力和水平上仍有较大进步空间。

    由于短时间难以突破龙头技术封锁,因此行业可从细分领域切入,发挥自身特有优势,未来或可实现弯道超车。如在日化香精领域发掘特有产品桂花香精,在食品香精领域发掘咸味香精等。企业应当抓住这类产品特点,敏锐发掘我国特有文化及生活习惯,创造出更多本土化产品,凭借本土化优势突破重围。

    长期来看,我国香精香料企业需要通过技术研发、产业链一体化等方式打通其生产链条,提升其产品创新能力,进而才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更高的投资价值。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