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电子报
  • 地方频道
  • 多家食品企业官宣将涨价

    2021-12-17 14:11 来源:楚天都市报
     点击:

    赶在新年到来之前,多家食品企业发布调价通知,表示将上调相关商品零售端价格。

    昨日,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在企业给出的调价原因中,无一例外都提到原材料价格上涨。武汉超市里,这些食品价格涨了吗?未来价格趋势走向怎样?面对提价可能带来的销量萎缩,企业又该如何应对?记者就此探访。

    多方因素联手提价

    “旺仔牛奶、雪饼、仙贝等数十类热门产品将于2022年1月1日提价。”最近,旺旺宣布提价的消息,再次引发网友热议。

    连日来,A股上市食品企业迎来涨价潮。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相关通知看到,洽洽食品部分产品将提价8%至18%;涪陵榨菜部分产品提价3%至19%;安井食品表示,将对部分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菜肴及速冻米面制品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对经销价进行上调,调价幅度在3%至10%之间。

    此前,多家知名跨国食品企业已宣布涨价。

    雀巢、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都陆续公布商品涨价计划。从发布的涨价公告中看出,原材料等成本上涨是产品涨价的直接原因。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月度食品价格指数显示,全球食品价格上涨至10年来新高,9月份全球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2.8%。

    国海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到2021年第三季度,大豆价格上涨54.23%;2021年以来包材价格也大幅上涨。

    “此次提价主要是希望可以覆盖成本的上涨,也希望可以提升净利率。”恰恰食品方面表示。

    不过,涨价也不仅仅是因为原材料价格的波动。

    百事可乐方面透露,除原材料短缺外,劳动力短缺、航空等商业运输的可用性降低等因素,同样对供应链造成影响,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能力。

    市场价格整体较为稳定

    眼下,武汉市场零售端的价格上涨了吗?商家们是否已接到涨价通知?

    昨日上午,在武昌徐东一家超市,记者看到,市民朋友们正在采购生活物资。“之前看到网传的涨价通知,这不马上要新年了,准备趁涨价前多买点东西先囤着。”市民赵婆婆在货架上拿了五包瓜子,放进购物车,说是准备一家人跨年时吃。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洽洽瓜子还没涨价,不过有供应商反馈,明年1月开始会有价格调整,一包可能上涨1-2元左右。

    在三全专柜,销售人员则表示,食品价格起起落落很正常,“比如状元系列水饺,去年冬至是一包19.9元,现在是22.9元,目前还没涨价,但基本上每年都会有调整。”不过,因为经常有促销活动,“优惠还是挺多的,可以促销时多买一点。”

    汉口武展附近一家小超市,超市老板告诉记者,明年1月起坚果价格或上涨10%左右。

    至于面粉类产品,记者了解到,因不少面粉厂商在10月已调过一次价格,预计最近半年价格不会有大幅波动。“10月份,50斤/袋的面粉,每袋涨了4元左右,后续价格应该比较平稳。”该超市老板说。

    倒逼企业不断升级产品

    涨价能否帮上市企业提高业绩?

    恰恰食品方面表示,产品提价一般需要1到2个月的时间才能传导到终端和卖场。

    旺旺集团方面则表示,提价效益将在2022财年,即2022年4月之后有所体现,预计业绩成长和调价可以抵消大宗原物料成本压力。

    记者采访中,一些市民普遍表示食品价格本就不算高,若涨价幅度在几块钱以内,还能接受。

    不过,有食品企业也担心提价可能带来销量削减,并相应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升级产品来应对成本压力;如有零食企业表示将通过“减盐”产品走差异化路线,还有的品牌则称将开发低卡路里零食,满足健身等细分人群的需求。

    “化解成本压力,食品企业不能仅靠涨价措施。关键还要提升产品质量,做好服务,这样适当提价后也能保持市场竞争力。”武汉大学经管学院吴先明教授分析,成本倒逼下,食品行业必须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升定价能力,这样才能留住消费者。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