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宁国市山核桃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杆采收,这不仅是林农们一年辛勤劳作后的收获时刻,也标志着这座“中国山核桃之乡”正式开启了山核桃丰收季。据测算,今年该市山核桃干籽产量将超万吨,产值可达6亿元,惠及7万余林农。
作为全国山核桃核心产区,宁国市现有山核桃种植面积40.4万亩,年均干籽产量1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全省第一。这里的山核桃“粒大壳薄、桃仁肥厚”,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一张闪亮名片。
为确保山核桃采收顺利进行,宁国市提前发布《关于加强山核桃安全采收管理的通告》,明确统一开杆时间防“掠青”,并推行“七不”准则:受损危树不攀爬、老弱病残不上山、身体疲劳不上山、饮酒过后不上山、单身一人不上山、没有保险不上山、采收过程不赶点。采收期间,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动维护秩序,卫健机构设临时医疗点,气象部门实时推送天气预警,全方位保驾护航。
随着山核桃的大量上市,宁国市的山核桃加工企业也将开足马力,对新鲜的山核桃进行深加工,制成各类美味的坚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一颗颗小小的山核桃,正串联起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成为宁国市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近年来,宁国市以《山核桃产业振兴五年行动方案》推动产业升级,围绕生态安全、科技创新、硬件提升、质量品牌等出台一揽子政策。同时,大力培育全程托管经营主体,在全市范围内禁用除草剂。特别是2021年在全省率先启动“小山变大山”改革,以村民组为单位,通过托管、置换、租赁等方式整合零散山场,开启宁国山核桃“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新篇章。截至2025年8月,全市完成改革的村民组达87个,涉及2285户林农,整合山场8万余亩,培育超过60个托管经营主体。整合后机械化率提高3~5倍,户均节约人工成本超3000元,管理成本下降10%~30%。
目前,宁国市建成63个现代科技示范基地,单轨运输机、无人机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全产业链产值达24.6亿元,“宁国山核桃”区域品牌价值突破21亿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