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蒲县现有农村食品经营单位165家、肉及肉制品经营单位42家,经营形式多为小商店、小餐馆、流动商贩、家庭作坊,在偏远村落、乡镇集市、学校周边均有分布,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假冒伪劣食品和肉制品一度成为监管痛点。今年以来,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市场秩序、净化食品消费环境,蒲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及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构建“查、管、防”三位一体执法模式,以雷霆之势打击假劣食品、肉制品,全力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蒲县市场监管局共检查农村食品经营主体165家次,行政处罚20起(警告5起,立案10起,应交罚款19000元,5个案件正在办理中);检查肉及肉制品经营主体42家,行政处罚10起(警告3起,立案6起,应交罚款17000元,1起案件正在办理中),向县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3条,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1起,同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问题,立整立改,形成闭环管理。
一是全天候精准“查”,确保逐店过筛不留死角。 针对肉及肉制品、农村食品经营单位点多面广的特性,蒲县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以“商户全覆盖、排查无漏洞”为目标,举全局之力,加班加点、日夜筛查,做到不漏一村、不放一店。同时,突出重点、加强培训,排查时有的放矢、有条不紊,联合公安部门聚焦农村小卖部、肉铺、学校食堂、涮锅店、夜市烧烤,对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等不法行为警告8起、立案16起、罚款3.6万元,形成有力震慑
二是全环节严密“管”,确保安全链条形成闭环。 蒲县市场监管局紧扣肉及肉制品和农村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餐饮四个环节,严密监管网、严把质量关。生产环节重点监管“全不全”,即监管生产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检疫证明等是否齐全;加工环节重点监管“净不净”,即监管绞肉机等设备是否及时清洗消毒,腌制过程中是否落实杀菌步骤等;流通环节重点监管“鲜不鲜”,即看是否在保质期内、是否为“三无”产品、是否严格把控储存温度和储存空间;餐饮环节重点监管“真不真”,即监管是否虚假宣传、是否以次充好等。通过对四个环节的严密监管,做到来源可溯、加工卫生、流通安全、食用安心。
三是全社会共同“防”,确保人人参与凝聚合力。 蒲县市场监管局清楚地认识到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强化共同参与意识,坚持宣传落到每一户、人人都是食品安全官。今年以来,依托“你点我检”活动,蒲县市场监管局对群众现场指出、普遍关心的长豆角、红萝卜、白菜、猪肉等,组织开展专项抽检226批次,发现并处置农兽药残留超标等不合格5批次,并及时告知群众抽检结果,向群众宣传如何挑选新鲜菜品、肉品,共同防止问题食品继续流入市场。
通过“查、管、防”三位一体的执法模式,蒲县市场监管局全面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线。下一步,蒲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专项整治成果,严控从农田、养殖场到餐桌全链条监管,确保群众吃得满意、吃得放心。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