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全国各地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中,多起制售山寨法国波尔多葡萄酒案被披露。据山东省烟台市市场监管局通报,2018年,烟台市市场监管局查办假冒法国波尔多产区葡萄酒案件12起。
不久前,湖北省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在咸宁市展开集中销毁货值5000余万元的侵权假冒商品行动。其中,有5万余瓶假冒波尔多地区葡萄酒被销毁。
山寨葡萄酒乱象已成行业“毒瘤”。在网页上输入“假酒案”进行检索可以发现,法国波尔多、澳洲Penfolds(奔富)等知名葡萄酒品牌是被侵权的“重灾区”。有酒商反映,在一些县级市场,甚至找不到一瓶原装进口的波尔多葡萄酒,山寨酒取而代之,由于价格低廉包装精美,也有很多消费者购买。
低成本低售价
山寨货 “赶跑”正规军
据调查,这些山寨葡萄酒通常由低价葡萄原酒以次充好,并贴上假冒波尔多、澳洲Penfolds等的品牌商标出售。
一位在山东济南从事葡萄酒行业多年的经销商表示,进口的原酒绝大部分是供烟台一些企业用来生产OEM贴牌酒的。其中有相当部分是山寨名酒,有些厂家山寨上百款全球美酒,在全国各地接订单。
这位经销商说,有消费者曾拿号称来自波尔多中级庄直供的原装进口酒来找他辨别,他把酒的包装及报关资料、检验检疫证明仔细看了一遍,也没找出任何问题。但一听说这酒一瓶不到15元的零售价,他即表示可以肯定这不是纯正的原装进口酒。
一瓶价格一两欧元的普通法国原装餐酒出口至国内,缴税后再加上运费、经销商和零售商环节,国内销售的正常价格一般比国外高3倍左右,根据汇率,国外1欧元的餐酒在国内最低也要卖到25—40元。而这款号称中级庄的进口酒卖15元,比最普通的餐酒还要便宜。面对这样的情况,这位经销商认为,这些酒应该是用国外普通葡萄酒在国内灌装的山寨货。
去年底被媒体广泛报道的一起青岛酒商维权案就涉及一家烟台的灌装厂。据了解,这家灌装厂的原酒来自法国、西班牙、智利等地,也有烟台和新疆的,吨价最高的12000元,最便宜的不到5000元。按每吨酒灌装1320瓶计算,最便宜的每瓶成本在3.8元左右,加上酒瓶、酒标、木塞、胶帽,一瓶贴牌酒的价格仍然可以控制在8元以下。
福建三点水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水水透露,在一些县级市场上,经销商同时将他的原瓶原装进口酒和山寨酒摆在一起,消费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价格低廉包装精美的山寨货,这种形势下,正规军不得不全面退出县级市场,在有些三四线城市甚至找不到一瓶原装进口的波尔多葡萄酒。
乱象待整治
未来制售假酒或将“直接入刑”
近年来,随着进口原酒价格优势的进一步释放,许多灌装厂选择从国外进口原酒,在国内灌装。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散酒进口额增长100.74%,而山东在全国散装葡萄酒进口省份中居首位,这些进口到山东的散装葡萄酒绝大部分供烟台产区,这里拥有162家获得葡萄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作为我国葡萄酒产区布局较早的省份,山东烟台拥有国内最多的葡萄酒生产企业,产值和产能一度占到全国的1/2,张裕、长城、威龙、王朝等知名国产葡萄酒品牌均在这里布局,然而就在这一串串光鲜的数字背后,问题也相当严峻。
为什么一个发展最早、产区建设等相对更成熟的市场却变成了OEM代工厂的集中地?这背后反映出产区发展中的迷茫和无奈。
汪水水说:“烟台有那么多葡萄酒企业,但是消费者能记住并且愿意购买的葡萄酒品牌却没有几个,无论是国产酒还是进口酒,大众消费者熟悉的就那么几个品牌,再加上打造品牌花费巨大,一些企业无法将自有品牌做大做强,为了生存不得不走上贴牌代工的命运,渐渐就形成了庞大的廉价灌装酒产业链。”
这种行业乱象也在反噬着产区的招牌。浙江一位经销商表示:“很多进口酒商对从烟台口岸过来的进口酒都会格外小心一点,大家的不信任感已经形成了。”
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协会会长周劲松认为,相关政策和监管的不健全,让灌装“山寨”进口酒的违法成本低,监管难度大。
周劲松表示,曾就相关问题与烟台相关监管部门进行过交流,虽然监管部门有着足够的决心,但是相关部门承担着不同权责,投诉、取证需要跑各个部门,同时政策上又有一定的漏洞,对于酒商和消费者来说,投诉举报成本和难度过高。
此外,周劲松认为,山寨现象屡禁不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处罚力度过低,达不到威慑作用。
事实上,除了葡萄酒行业,白酒制假售假也不鲜见。业内对制售假酒入刑、“零容忍”的呼声并不少。
据了解,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推进白酒生产企业等单位主动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挥保险的他律作用和风险分担机制。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推动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进行处罚。
周劲松表示,相关政策的出台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期待政策细则尽快推出。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