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电子报
  • 地方频道
  • 御柑园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发展之路

    2021-07-15 15:27 来源:中国食品报
     点击:

    7月的广东,太阳烤得火热,但在新会区双水镇却柑林成片,绿意盎然。一片接一片的柑林形成了一道又一道的绿色风景线,引人入胜。

    自古就是新会柑主要种植区域的双水镇地处新会区西南部、银洲湖西岸,北邻圭峰会城,东与新会经济开发区、三江镇隔银洲湖相望。凭借河流冲击而成的肥沃土地及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等先天优势,双水镇已然成为种植新会柑的“网红点”,是目前新会全区最大的新会柑种植基地。

    据了解,该镇新会柑种植面积已经超过3万亩,约占新会区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是目前新会全区最大的新会柑种植基地。谈越雄牵头组织的雄祺柑桔专业合作社就是双水镇其中一个大型的新会柑园。

    谈越雄是双水镇小冈乡五堡村的村民,从儿时记忆起,新会陈皮就已渗透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他对新会陈皮、对这片盛产新会陈皮的土地有着执着深厚的感情。在历经数十载的外漂打工生涯后,他毅然选择回乡创业。2013年,他看到新会陈皮产业的大好发展势头,牵头组织9个农户在小冈乡成立了新会雄祺柑桔专业合作社,在梅冈沙附近一带种植了600多亩正种正品的新会陈皮大红柑。出于对乡土的热爱,他不愿意为自身的利益而破坏家乡的土壤和生态,所以在种植过程中他非常注重保持生态平衡,并要求合作社的所有柑园全程采用环保有机、绿色生态管理,其选种的全部是圈枝或嫁接的原生态正宗新会茶枝柑,从源头上保证全合作社产出的新会柑健康优质及其干皮正宗道地。

    雄祺合作社举办柑橘生态种植知识培训

    “用天然生态种植的方式种出健康优质的新会柑,土壤质量是首要保障。未种柑,就得先花重金休整土地,目的是让它原生态地长草或种其他植物,能降解以前施用过的化肥农药,让土壤肥沃起来,还能吸引更多的益虫繁衍生殖,因为不使用化肥、农药,害虫必须利用天敌来克制,只有生态好了,才能形成一个绿色种植的大环境。”谈越雄说。

    “第一年种植,我们没有直接种柑苗,而是先种了一年的黄豆,用种出来的豆秆、豆瓣制成有机肥修复土壤。后面每年5月、9月果园埋施有机肥料,选用花生麸、豆瓣、麻麸制成有机肥料,从源头上确保种出无公害的新会柑;此外,果园采取‘三个禁止’严控柑果健康优质的绿色生态种植模式:一是禁止使用除草剂,只能人手一台打草机进行人工物理除草,一个人一天才能除4亩地的野草;二是禁止用杀虫剂,柑橘有超过200种病虫害,每100亩新会柑,挂设12000块黄蓝板进行物理捕捉,20盏灭虫灯进行灯光诱捕,投放一亿只益虫,只为构建生态链,种草养益虫,让益虫吃害虫,让新会柑不用杀虫剂的情况下,免受害虫的灾害;三是禁止打激素保花保果,顺应自然生长规律。并且采用最原始的人工修剪法,按照每棵果叶比例不少于60:1的最佳比例进行修剪,以保持果树通风透光,确保每棵成年树不能超过300个新会柑,确保每一个新会柑都有充足的营养。每一颗新会柑,都是经过清除不良植株,剪掉羸弱枝条,打掉多余花蕾,层层残酷淘汰后结出的硕果。”聊起自家柑园的生态种植方法,谈越雄如数家珍。

    耕耘成就梦想,奋斗收获幸福。谈越雄就这样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绿色生态种植理念及管理方法,他种出的新会柑深受市场及消费者喜爱,销量大好。2014年,他为自己的柑园注册了“御柑园”,为御柑园产出的新会大红柑注册了“梅冈沙”商标。

    目前,御柑园自有新会柑种植基地有300多亩,已经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产品以陈皮为中心,陈皮茶为辅助,旨在打造一个原生态农业品牌,为快节奏生活下的人群带来绿色养生的健康生活。独特的风味,优异的品质和良好的功效,“御柑园”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和关注。

    2017年,新会陈皮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后,更多人加入了种新会柑种植的行列。2017年到现在,新会区双水镇的新会柑种植面积增加了1.2万亩左右。”新会区双水镇农办工作人员表示,种植新会柑已经成为很多双水农民的第一选择。如今,谈越雄带领的雄祺柑桔专业合作社的新会柑(正种道地的茶枝柑)种植基地合作规模达1300多亩,获评新会柑原产地GAP种植基地,“GSP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新会陈皮标准样本采集点”“2013十大优秀新会柑园”“2015十大优秀新会柑园”。其中20亩的试验田成为全国首个“定植次年适度挂果”成功的果园,还承担了新会区农科部门科研任务。

    御柑园和雄祺合作社在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驾齐驱的路子的同时,也为新会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新会陈皮”的品牌发展和产业链打造注入强劲生态活力,让当地老百姓坐享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