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螺蛳肥美。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有一道独特的美食——电厂螺蛳,这道源自分宜县横溪村发电厂附近的美食,不仅带给人味觉上的满足,更是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每当夜幕降临,位于分宜县分宜电厂的螺蛳小镇就开始热闹起来,螺蛳小镇上空,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近年来,分宜县在小螺蛳上大做文章,发展特色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小小螺蛳带火餐饮市场丰富旅游业态
从2013年起,以“电厂螺蛳”为招牌菜的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仅在分宜电厂,就有十几家电厂螺蛳,形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螺蛳特色小镇。而在新余市,打着电厂螺蛳招牌的餐饮店多达100多家,电厂螺蛳的知名度越来越大。
盛夏时节,每到周末和节假日,都有大量的外地游客专门驾车来到螺蛳小镇,只为品尝一口电厂螺蛳的独特美味。嗦螺蛳成为分宜县“夜宵经济”的重要内容,高峰季节,分宜县平均每天可嗦掉螺蛳4000公斤。
小小螺蛳,带火了分宜县餐饮市场。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螺蛳产业,2022年,分宜县引入10亿元资金,打造分宜电厂螺蛳小镇景区,包括樱花公园、螺蛳集市等12个核心区项目,以及大众澡堂、民宿、萌宠表演剧场等8个非核心区项目。通过连续举办电厂螺蛳文化旅游节,围绕吃、住、行、游、娱、商等要素,进一步丰富螺蛳小镇的旅游业态。
据了解,螺蛳小镇将于8月正式开街,目前正在试营业。试营业期间,花队巡游、乐队驻场、大型蹦迪、大型烟花秀、光影秀……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各种螺蛳美食文化活动、情景式灯光、3D沉浸式光影秀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分宜县委书记邹家洪近日在调研指导分宜电厂螺蛳特色景区开街工作时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协调、共同推进,办好分宜电厂螺蛳特色景区开街活动。
稻螺共养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
电厂螺蛳以其肥嫩鲜美的独特美味成为分宜美食的代表之一。除了以美食为招牌做强文旅产业,打造螺蛳美食还让分宜众多农村有了稳定的产业。近年来,分宜县因地制宜以“水稻种植+螺蛳养殖”共养模式发展特色综合种养产业,通过稻田养螺和螺养水稻实现了“一田两用,一水双收”,提高了稻田综合效益。
2022年,湖泽镇汉塘村瞄准市场需求,采用“水稻种植+螺蛳养殖”共养模式,发展稻螺种养面积200亩。按每亩产300公斤螺蛳,每公斤螺蛳售价6元算,年产值约36万元。同时,还可实现水稻亩产400公斤左右。
汉塘村发展稻螺共养,也是分宜县打造螺蛳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分宜螺蛳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如何解决螺蛳原料供应问题,成为产业发展的焦点。分宜县因势利导,依托地域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稻螺共养生态品牌。每年设立500万元奖补金,对新建稻螺种养基地、新创农业品牌、新增冷库和分拣中心等进行奖补。
“凭借分宜电厂螺蛳的知名度,再依托县里打造的螺蛳小镇,螺蛳的销路根本不成问题,管护到位的话,稻螺综合种养的收益预计要比传统水稻种植增加2000—3000元/亩。”洋江镇洋江村的种粮大户李才生说道。
依托分宜电厂螺蛳的金字招牌,当地对螺蛳的需求量极大,为发展“稻螺共养”创造了机遇,洋江镇因地制宜做好“土”字文章,开启“稻螺共养”产业模式新篇章,全镇新建“稻+螺”生态循环种养基地近400亩。
稻螺共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有机田间生态模式,螺蛳的活动能增加水稻根部的溶氧与营养物质吸收,排出的粪便能为水稻提供肥料,改善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而水稻能为螺蛳提供攀爬、遮阴和栖息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土地空间,达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的效果。在操场乡山泗村200亩“稻+螺”生态循环种养基地,分宜县农业农村和粮食局渔业股股长毛荐说。
为保障稻螺产量及品质,杨桥镇与分宜县农业农村和粮食局邀请省内外专家到稻螺共养基地开展稻螺专题培训现场教学,同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农户开展专业授课。今年7月,科技人员在交流时表示,当前,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通过稻螺蛳共养,村民不仅可以获得水稻的收入,还能通过出售螺蛳增加额外的经济收益。
目前,杨桥镇按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原则,整合了10个发展稻螺产业的村成立稻螺产业党支部和稻螺产业协会,抱团发展稻螺产业,引导13名致富带头人加入产业协会,流转、整合土地1240余亩用于稻螺种养,形成稻螺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增加有机优质水稻以及螺蛳产品的附加值。
《分宜县加快推进稻螺共养产业发展壮大的实施意见》提出,从2024年开始,以湖泽镇、杨桥镇等区域为重点,打造面积在500亩以上的稻螺共养示范基地2—3个,每个乡镇建设1个10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并在全县建立优质螺蛳育苗基地2—3个,以满足每年新增稻螺基地用苗需求。力争用3年时间,发展稻螺共养产业面积达1.5万亩,形成连片产业发展带。
同时,分宜在工业园区发展培育2—3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螺蛳加工企业;依龙头销售企业,建立线上销售渠道,拓宽螺蛳小吃市场;依托螺蛳小镇、介桥古村和县城、新余、宜春等城区夜市,推动螺蛳由卖初级产品向卖体验、卖风景转变,进一步拓展产业增效空间,形成种养、加工、饮食、销售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联农带农益农机制不断健全,把小小的螺蛳打造成10亿元产值的特色产业。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