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东南科技论坛——科技创新推动中国花茶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福建福州举办。来自行业内的相关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人士,聚焦“科技创新如何驱动中国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要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加深海峡两岸茶业的交流与合作,为花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与会代表强调了科技创新在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为花茶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心针”。
据介绍,2022年福建省茶园种植面积361万亩,毛茶产量52万吨,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1500亿元,茶叶出口金额5.31亿美元。其中,毛茶单产、全产业链产值、出口金额均居全国第一。花茶产业是福州市的传统特色产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新形势下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引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薛卫民强调,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要积极利用科技创新拥抱花茶产业,助推花茶产业发展,以新质生产力聚势发力,为花茶产业开辟新赛道。
福建省科协党组成员、科技社团行业党委书记林学理指出,科协将积极搭建平台,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花茶产业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化建设。
福州市副市长林治良表示,福州市政府将继续支持花茶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未来,福州花茶产业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加强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花茶品质与附加值。花茶产业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科技创新,携手海峡两岸及全球茶业同仁,共同推动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原总工程师、全国茶标委花茶工作组顾问、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刘绍文对花茶产业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建议。
论坛期间举行多项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和两岸科技工作者联盟揭牌仪式。此次成立的“两岸科技工作者联盟”旨在团结两岸科技界的专家、学者,通过两岸科技工作者交心、交才、交情,共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联盟也将积极推动两岸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为两岸科技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主旨报告环节,多位院士和专家围绕“新业态下科技创新与中国花茶产业发展”主题发表演讲。
“花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质量安全为基础,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花茶的品质和安全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在题为“质量安全与中国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指出。
“新质生产力是花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花茶的生产效率和附加值。”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探讨如何推动我国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华作了题为“中国花茶科技创新与保健功效研究进展”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花茶在科技创新和保健功效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花茶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士康围绕“中国茉莉花茶资源跨界应用技术与实践”主题,探讨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拓展花茶的消费市场,提升花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鲸海拾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艮基作了题为“AI助力中国花茶产业工业互联”的报告。他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花茶产业中的应用前景,探讨了如何通过工业互联提升花茶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论坛对话环节,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围绕“新质生产力激活中国花茶消费活力”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郑一贤,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霍文斌,福州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福建学岸兮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尚儒,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叶乃兴,福州文武雪峰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君盈等,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新质生产力在花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就如何激活花茶消费活力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大家一致认为,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花茶的品质和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推动花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