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小吃产业发展大会近日在福建泉州召开。来自多个省区市的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代表,以及餐饮专家、学者、餐企高管等汇聚一堂,从老字号焕发新活力、小吃产业创新、地方小吃品牌化等方面出发,探讨如何以小吃为切入点,丰富消费场景,切实拉动美食消费增长升级。
当前,餐饮业呈现地域化、小型化等结构性转变,具有“烟火气”的地域风味特色餐饮走红。小吃产业具有地方特色明显、商户数量多、交易规模大等特征,正成为餐饮业蓬勃发展的品类赛道。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前3季度,全国中式快餐门店总数突破350万家,其中小吃门店数量超过228.7万家,在中式快餐占比超64%。可见即便在市场环境不断演变的当下,小吃依然占据着中式快餐品类的核心地位。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吴颖表示,小吃作为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更成为推动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传统小吃通过技艺传承和口碑的改良,传达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兴的小吃则凭借独特的创意和时尚的元素,迅速赢得了市场的青睐。这种传统与现代交织、地方与国际融合的发展趋势,为小吃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她认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推进,小吃产业必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消费者对健康、绿色、便捷的餐饮需求,也将进一步推动小吃产业的转型升级。
泉州是宋元时期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城市,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小吃美食更是泉州一张闪亮的名片。据泉州市副市长黄文捷介绍,近年来,泉州坚持大力发展小吃产业,注重小吃技艺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与中国烹饪协会签订《框架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对老字号、非遗小吃品牌的扶持力度,永春老醋、面线糊、润饼皮等72个项目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姜母鸭、土笋冻、海蛎煎等中华名小吃火爆出圈。目前,泉州正在积极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全力打造泉州小吃美食IP,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泉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会上,泉州市餐饮烹饪协会会长刘树文,北京便宜坊烤鸭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司可,蔡澜点心品牌营运副总监陈文斌,福建石狮荣誉酒店集团行政总厨胡满荣,福建淳百味餐饮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万和等嘉宾分别带来了“泉州文旅小吃产业分析报告及典型案例”“擦亮老字号,融入新国潮”“小吃不仅是美食更是文化的沉淀和传承”“传统创新,国潮出海”“地方小吃品牌化,走向全国,奔向世界”等报告,与大家分享了各自对小吃产业发展的真知灼见。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