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二届茶叶加工技能大赛暨“莒南白茶”产业推介会近日在临沂市莒南县举行。来自全国多地的茶叶经销商、行业专家、茶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品莒南白茶的独特风味,共话产业发展新机遇。此次推介会旨在进一步提升莒南白茶的品牌知名度,拓宽产销渠道,推动当地白茶产业提质增效;技能大赛旨在提升山东省茶叶加工技能水平,推广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助力山东省茶产业迈向高质量创新发展新征程。

茶叶加工技能大赛现场
搭建平台,打造生态名片
莒南地处鲁东南丘陵地带,气候温润,昼夜温差大,土壤中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为白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理念,从茶园管理到加工环节全程推行绿色标准,杜绝农残超标,让每一片茶叶都带着‘天然健康’的标签。”莒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本次大会既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理念、顶尖资源,也为我们搭建了拥抱行业风口的平台。”临沂市政协副主席任兴业表示,“希望大家以茶叶为媒,开展技术交流,深化产业合作,把更多研发平台、实体项目落到临沂。临沂将在科技创新、投资创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携手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开创美好未来。”
莒南县委书记、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黄慧林表示,莒南县依托莒南茶有历史底蕴、有产业体系、有带富属性的优势特色,在产业上引导、在行业上规范,加快推动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莒南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社会各界携手并进,以科技赋能工艺、以标准提升价值,不断提升茶叶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探索茶产业发展新路径。
推介会现场设置了白茶展示区和品鉴区,数十款莒南白茶产品整齐陈列,从鲜嫩的明前茶到醇厚的秋茶,形态各异、香气袭人。
此次推介会的举办,不仅让更多人认识了莒南白茶的独特魅力,更搭建了产销对接的桥梁。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莒南白茶正逐步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成为齐鲁大地上一张亮眼的“生态名片”。
此外,同期举办的临沂市“移动杯”白茶品比大赛,吸引了众多优质白茶产品参赛。经过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审和层层筛选,共评选出白茶一等奖5个、二等奖15个、优质奖27个,充分展示了山东白茶产业的卓越品质与发展成果。山东省第二届茶叶加工(绿茶)技能大赛也同步进行,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51名茶叶加工能手围绕茶叶加工技能展开激烈角逐。比赛现场,茶香四溢,选手们从鲜叶的精心筛选,到杀青时对火候的精准把控,再到揉捻、干燥等环节,每一步都展现出他们扎实的技艺和对茶叶加工的深刻理解。最终评选出“山东省茶叶加工能手”15名 ,这些获奖者将成为推动山东茶叶加工技术进步的中坚力量。
作为山东省重要的茶叶产区,莒南县目前已发展茶园8万亩,拥有茶叶加工企业52家,年产茶叶4000吨,产值达10亿元。莒南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大赛在莒南举办,不仅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山东省茶产业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展示成果的优质平台。
党建引领,老茶区换新颜
莒南县是国内最早进行南茶北引的地区之一,所产茶叶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滋味浓的特点。近年来,莒南县坚持党建引领,整合“政、企、研、金、协、服”等多元力量,成立茶叶产业链党委,打通体制机制、层级能级、交往交流等壁垒,推动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生机。
莒南茶叶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产业发展集成度较低,呈现区域化、碎片化,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同质化竞争、低价竞争等导致产业发展难以形成合力,长期被困在产业低端难以突围。为此,莒南县探索以“党建线”串联“产业链”,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成立茶叶产业链党委,集聚10余个部门、13家本地龙头茶企、60余家茶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12个产茶镇及其下辖村党组织,覆盖茶企57家、茶厂及合作社32家、茶产品加工和销售点211家,形成集技术培训、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商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联合发展矩阵,抱团发展、联合共赢的发展态势持续显现。“在产业链党委的引领推动下,行业协会和各企业聚焦组织共建、品质共控、人才共育、服务共抓、治理共促广泛开展合作,目前,全县超60%的茶企党组织书记由企业负责人或核心管理人员担任,35家茶企将党建内容写入公司章程,有力推动了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融,为企业健康发展积蓄了‘红色动能’。”莒南县委组织部分管负责人介绍道。
产业链党委坚持多管齐下,与多家高校院所开展科研项目10余项,柔性引进15名茶学领域知名专家。实施“莒南茶匠”培育工程,聘请10余名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高级茶艺师等担任导师,培养了50余名青年制茶、茶艺专业人才。同时,选派10余名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和乡村,组建茶叶产业服务团,现场指导茶叶种植和生产工艺。“今年,我们创新运用了茶园生态种植‘积分制’方式,激励茶农转变种植观念,提升茶叶品质。比如,针对茶园管理粗放问题,推行‘党员责任区’制度,由党员主动认领片区,定期开展绿色种植宣传,手把手指导茶农科学施肥、合理防治病虫害。”莒南县洙边镇党委组织委员说道。
莒南县虽然是茶叶高产区,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本土品牌,导致不少茶厂搞贴牌生产,甚至沦为临近地区品牌茶企的原料供应基地,利润微薄,市场竞争力较弱。产业链党委整合特色资源、用好物流优势、突出筑巢引凤,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投资10亿元建设北方国际云茶仓产业园项目,打造集茶叶种植、加工、包装等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性茶叶合作平台,有效提升莒南茶叶的区域影响力。充分发挥链条优势,依托云茶仓平台效应,集聚要素资源,打造国内标准化、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白茶、绿茶、红茶共享工厂,全面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和“三产”融合的现代茶产业体系。依托茶溪川“共富示范片区”建设,精心打造茶产业融合发展服务中心、金龙湖茶文化苑、玉芽茶文化苑、环河有机茶叶基地等主题景点和茶旅融合示范区,以“茶叶+旅游”“茶叶+电商”有效放大莒南茶叶品牌效应。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