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辽宁盘山擦亮特色农产品“新名片”

2025-08-01 10:22 来源:中国食品报
 点击:

近年来,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坚持走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之路,立足资源优势,着力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聚焦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擦亮特色农产品“新名片”,走出了一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通过种植红树莓、葡萄、寒富苹果、南方热带水果等特色水果,各乡镇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通过引入智能灌排闸门、无人机投喂等技术,稻蟹养殖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一场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实践正在该县生动呈现。

特色水果“全链开花”

近几天,盘山县羊圈子镇的红树莓迎来了丰收。种植基地内,一排排红树莓植株枝繁叶茂,绿叶掩映着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果实。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收、分拣、包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现在正积极组织工人,争取尽快完成采收。”该基地负责人表示,今年光照充足、雨水适中,加之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红树莓喜获丰收,预计产量和品质都将创历史新高。

红树莓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营养价值较高。近年来,羊圈子镇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积极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红树莓产业,并以红树莓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为路径,通过特色种植、鲜果采摘、冷冻加工、外贸出口等方式,实现了全链条融合发展。目前,羊圈子镇共有红树莓种植面积1500亩,遍及8个村、2个社区,年产新鲜红树莓近750吨,产品销往河南及俄罗斯等国内外市场,小树莓已成为该镇农户的“致富果”。

为进一步完善“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近年来,羊圈子镇积极延伸红树莓产业链,开发深加工产品。眼下,该镇已将红树莓制成果酒,首批2.2万瓶树莓酒已经生产上市。盘山县正大力宣传该镇通过种植红树莓促进农户增收的典型经验,积极引导群众发展特色水果产业。

近年来,盘山县因地制宜,持续发展壮大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较高的特色水果产业,围绕水果产业多元化、特色化发展要求,在坚持以“一村一品”为主的基础上,突破“单一种类”,向“多种类、多品种”发展,整合优化水果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水果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盘山县还坚持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打造优质品牌,申请注册了“盘锦碱地柿子”“高升草莓”“石新西瓜”等商标,推动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由“产品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

目前,盘山县各乡镇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果产业格局。得胜街道得胜村以种植葡萄和寒富苹果为主。该村种植的郁金香葡萄、巨茉莉葡萄等特色品种颗粒饱满、果香浓郁,寒富苹果色泽鲜艳、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得胜村已连续多年举办苹果采摘节,以特色水果产业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东郭街道通过“南果北移”项目,成功引进了香蕉、桑葚、金桔等南方热带水果,丰富了当地的水果种类。甜水镇南锅村依托独特的土壤条件,大力发展大棚碱地柿子种植产业,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科技赋能稻蟹养殖

在盘山县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稻蟹养殖基地内,技术员王继强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投喂作业”。他倒入饲料、启动指令,一架无人机沿着预先设定的轨迹在池塘上空匀速飞行,将颗粒状饲料均匀地撒在水面上,为池塘里的虾蟹送上“口粮”。

“3个人一起进行人工投喂,这一片池塘得花上2.5—3个小时才能喂完,用无人机投喂饲料,半个多小时就能喂完。而且,无人机能把饲料撒得很均匀,虾蟹能充分利用饲料,避免浪费。”王继强边操控无人机边介绍道。

除了“投喂作业”,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也在该基地的水稻种植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智能灌排闸门可实时监测水位、流量数据,并自动匹配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使灌溉实现了精细化、科学化。从“大水漫灌”到“按需滴灌”的转变,让每一滴水都用在了刀刃上,更让农民深刻体会到了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的时代变化。

“采用智能上下水系统以来,我们的田间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轻松了,从手机上就能知道田里缺多少水,并完成上水或放水操作。”该基地技术员梁红斌介绍。

近年来,盘山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把农业科技应用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合作社、种植养殖户与科研机构、企业深度合作,不断优化智慧农田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持续推广智慧农田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引入先进技术与设备,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增强农业生产硬实力。同时,不断加大对农民的技术跟踪服务,及时解决农民在使用农用机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科技助农落到实处、细处。眼下,科技创新正在盘山县农业的各个领域全面开花,不仅拓宽了农业发展空间,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