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新疆行 助力‘新’发展”主题宣传采访活动的媒体采访团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近年来,乌苏市以啤酒为根基,依托好山好水,积极拓展葡萄酒与白酒产业,实施“三瓶酒”品牌战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新丝路,为地方经济注入蓬勃活力。
啤酒:乌苏成享誉全国的“新疆名片”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屹立着一家有着39年历史的老厂——乌苏酒厂,其隶属于新疆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在乌苏酒厂啤酒生产车间里,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一瓶瓶乌苏啤酒经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接踵下线。据了解,乌苏酒厂设计产能20万吨,实际产能在15万吨左右。凭借硬核形象和优异品质,乌苏啤酒走出新疆并迅速成长为全国品牌,成为享誉全国的“新疆名片”。
走进乌苏市微酿酒业有限公司的精酿工坊,清新的啤酒香扑面而来,灌装生产线机器的轰鸣与工人的身影交织成一曲忙碌而有序的实干乐章。“今年,我们预计销量为2000吨,销售市场以新疆为核心,覆盖乌鲁木齐、伊宁、塔城、阿勒泰、喀什等地,并逐步拓展至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省份。”乌苏市微酿酒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美娟说。
截至目前,乌苏市已举办了13届新疆塔城乌苏啤酒节,让乌苏“啤酒之都”的城市名片更加亮眼,也让这个地方节庆活动逐步升级为全国知名的旅游节庆品牌,持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葡萄酒:天山雪水滋养的“北麓明珠”
乌苏市的酒产业不止于啤酒一种。近年来,乌苏市强力推动酒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将葡萄酒和白酒纳入“三瓶酒”品牌战略中,通过啤酒文化的深厚根基,带动葡萄酒和白酒产业兴起,形成多元化的酒产业格局。
依托资源禀赋,新疆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目前,新疆拥有各类葡萄酒生产企业及酒庄130余家。
新疆天悦紫域酒庄依托新疆产区多样的风土资源,在天山北麓、焉耆盆地、伊犁河谷、吐哈盆地4大子产区布局葡萄园2000亩,形成以紫域庄园为主,庄园系列葡萄酒、好地方系列葡萄酒、无名系列水果蒸馏酒、疆劲系列水果蒸馏酒等为辅的多元产品矩阵,完善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将产品覆盖至新疆本地以及四川、福建、浙江、江苏、安徽等地,成为天山北麓产区颇具代表性的新兴品牌。今年,公司计划在乌苏市种植1000亩葡萄,实现种植、加工、销售及旅游一体化,生产出更多优质产品,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这两年,我们生产的葡萄酒获得了很多奖项,这跟科研团队的努力分不开。”天悦紫域酒庄生产部总监齐艳指着满墙的获奖证书说。据了解,天悦紫域酒庄先后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
白酒:匠心酝酿的“西域醇香”
白酒产业在乌苏市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今年3月,新疆西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举行了“疆域王”白酒全线投产开工仪式。这家2023年才通过招商引资落户乌苏的企业,在乌苏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协调下,实现当年招商引资当年落地,当年开工建设当年主体结构完工。该企业拥有大窖池600余个和上千个小窖池,两条酒水生产线,6000吨储酒罐,年产基酒1万吨。
“这个窖池的窖泥是从四川绵竹剑南春那边拉回来的老窖泥。”新疆西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乔茂源介绍,生产的白酒采用多粮工艺酿造,高粱占40%、大米20%、糯米20%、小麦5%、玉米15%。南疆产的高粱虽然出酒率不太高,但是酒的口感比较好,入口绵柔。“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新疆美景和新疆美酒,持续推动酒旅结合。”乔茂源说。
在乌苏,从夜市的啤酒,到醇香的白酒,再到天山脚下的葡萄酒庄园,乌苏“三瓶酒”在政府和企业的合力推动下,串联起农业、制造、文旅、贸易的新丝路。在这条以酒为载体的产业带上,新疆风土与世界干杯,千年丝路焕发新生机。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