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的秋风吹过金色稻田,收割机轰鸣声中,湖北稻米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突破——江汉大米品牌销售额突破十亿元大关。
在2024年3月前,湖北大米产业还处于“有品质无品牌”的阶段。众多米企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随着2024年3月湖北正式发布江汉大米省级区域公用品牌,这一局面开始改变。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局局长易俊东表示,江汉平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优质大米,2024年公用品牌建立后,产业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攥指成拳”的转变。
“江汉大米”的崛起,不仅源于品质,更在于其创新的营销策略。从风驰电掣的高铁车厢到星光闪耀的影院大屏,从寻常百姓家门口的楼宇电梯到抖音直播间里的喧嚣画面,江汉大米品牌形象随处可见。
江汉平原,这片由长江母亲河滋养的沃土,平均海拔仅27米左右,光热水资源丰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为优质水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摇篮”。
湖北聚焦“长粒、优质、好吃”目标,遴选出“鄂中5号”等6个“江汉大米”主导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并统一组织供种,严把源头质量关。湖北省粮食局与农业农村厅建立“双牵头”机制,统筹农业支持政策、粮食产业政策共同支持优质稻米产业链建设,在粮食收购方面,引导收储企业优粮优购,对鄂香2号等江汉大米指定品种优质优价收购。在粮食仓储方面,加大低温、准低温仓房改造,让“江汉大米”住上空调房,实现优粮优储。在项目资金方面,除利用好稻米产业链资金外,统筹粮食流通资金重点支持江汉大米企业进行智能化生产线改造。
在加工环节,从收割到成品,稻谷全程不落地,机械化、自动化是品质稳定的关键。在位于黄梅县的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稻谷经清理去石、垄谷、谷糙分离、多级碾磨抛光、色选等十余道精密工序,蜕变为晶莹剔透的大米。
湖北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先后走进广州、成都、重庆、厦门、福州、沈阳等地,粮油购销签约47亿元。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举办“江汉大米”荆州、宜昌专场推介活动。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