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湖市地处杭嘉湖平原,南濒杭州湾。近年来,平湖市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持续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推进“全受控、全链条、全时空”监管执法走深走实,强化社会共治,持续推动平湖市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今年,浙江省正在全力推进“浙食链”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该系统归集了食品从农田(车间)到餐桌全过程生产流通交易数据,围绕食品安全“从农田(车间)到餐桌闭环管理、从餐桌到农田(车间)溯源倒查”两个目标,构建“厂厂(场场)阳光、批批检测,样样赋码、件件扫码,时时追溯、事事倒查”六个运用环节,实现“一码统管、一库集中、一链存证、一键追溯、一扫查询、一体监管”六项功能,推进食品安全从田头(车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
浙江丽嫚实业有限公司是今年平湖市“浙食链”系统和“阳光工厂”首批应用建设单位之一,主要生产即食鲜炖燕窝产品。阳光工厂打造完成后,企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管理情况都将实现可视化。
从原料泡发、挑毛、投料到灌装、封口、杀菌炖煮,这些关键生产加工过程都将呈现在摄像头下,环境是否卫生整洁,加工、检验操作是否规范等也都处于视频监控之中。“我们的监控探头会通过网络,将每天的生产情况上传到上级主管单位,曹桥市场监管所、平湖市市场监管局,以及嘉兴市、浙江省里的相关单位都能看得到。一旦现场有什么不规范的操作,系统会进行AI抓拍,自动识别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就会给予反馈,让我们进行调整。”浙江丽嫚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燕窝生产工作人员正在挑毛
为了更好地把控产品质量,今年,平湖市还开展了寻找关键控制点(CCP)加强食品生产安全风险防控行动观摩会。丽嫚实业作为被观摩企业,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经多方讨论验证,我们确定了燕窝验收、挑拣验证、杀菌三个CCP点。考虑到在投料过程中空气中存在微生物的可能性,以及燕窝原料本身存在的微生物可能性,在灭菌效果不达标的情况下都可能成为危害点,所以将“杀菌”作为我们企业的CCP点。燕窝作为进口原料本身的特殊性,资质不齐全的原料存在亚硝酸盐超标造成人体巨大危害的可能,因此确定了燕窝原料验收作为一个CCP点。燕窝挑拣过程中如绒毛等异物未挑拣干净,呈现在成品中会给终端消费者带来不良体验以及客诉问题,确定了挑拣后的验证有必要作为另一个CCP点,并在挑毛验证工序反复推敲五次以上,对关键限值做了确认。”
丽嫚生产车间
平湖曹桥市场监管所所长王俊杰介绍,在企业的产品外包装上,还会多一个二维码,这就是“浙食链”溯源码。消费者购买产品后,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就能查询到食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产品信息、企业信息、出厂检验信息等,一目了然。同样的,新埭镇上的一家火锅底料工厂也用上了“浙食链”。扫描箱子上的二维码,该批次调味酱的生产信息和检验报告清晰可见。
为全面推动“浙食链”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场景建设,平湖市市场监管局成立 “浙食链”推广应用工作专班,建立“浙食链”推广应用工作清单,集中力量专项推进“浙食链”系统推广应用。组织力量对相关食品生产流通单位进行座谈调研,提高企业主体主动参与“浙食链”场景建设的积极性。及时开展业务培训,部署落实浙食链系统工作要求和操作规范。指定专人开展驻厂指导,点对点指导企业开展“浙食链”系统建设。
平湖市52家食品生产企业已完成上链,占平湖市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85%,在“浙食链”系统完成产品溯源赋码2059批次,溯源产品种类达661种。34家食品流通企业成功激活注册浙食链系统并生产有效追溯二维码。在此基础上,平湖市还完成了10家“阳光工厂”建设,可在监管端和企业端看到监控视频和温湿度感应数据。除此以外,平湖市还进一步深化“浙冷链”应用,激活“浙冷链”应用主体共计353家,形成溯源信息71593.激活率、扫码率、赋码率均达到100%;加快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智治应用场景应用,建成中小学、等级幼儿园智能“阳光厨房”74家,并纳入校园智控场景管理。
平湖市还倡议更多的食品生产企业积极行动起来,引入“浙食链”、运用“浙食链”,助推平湖市食品生产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数字化手段把“浙食链”二维码打造成为体现平湖食品品质的金名片。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