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货原料多为食用农产品,其收购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若贮存仓库和加工温度控制不严,或使用储存时间过长的原料,容易导致氧化变质。”1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市场监管局车排子市场监管所副所长王林说。
执法人员检查坚果售卖市场。
春节将至,为加强年货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乌苏市市场监管局结合辖区实际,提前部署,把好源头、经营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炒货类及坚果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筑牢食品安全底线。
执法人员针对经营炒货类及坚果食品的市场主体,重点检查其进货查验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是否存在使用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等行为,确保炒货原料来源有可追溯性。
“通过聚焦商超、农贸市场、炒货店、水果店等场所,查看经营主体证照、从业人员健康证明,以及‘三防’措施、无包装直接入口食品的摆放等情况,把好经营关,严守食品安全防线。”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夹河子市场监管所所长李晓静说。
多年来,炒货以散装称重的形式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执法人员对经营场所内的炒货标价是否清晰醒目、电子计价秤是否检定进行了规范,保障交易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针对发现的个别单位食品标签标识问题,指导经营主体在散装食品容器、外包装上规范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内容,确保消费者掌握清晰明确的食品信息。”李晓静说。
执法人员温馨提示广大消费者,在挑选炒货坚果类食品时,一要注意观察食品外观有无霉粒或变质情况,色泽是否正常;二要闻气味,有异味的炒货及坚果食品不能食用;三要注意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好,最好选择真空包装、充氮包装、避光隔氧包装并带有脱氧剂的炒货及坚果制品,有利于延缓酸败;四要尽量选择辅料和添加剂少、加工工艺简单的原味食品,可以避免辅料和添加剂掩盖异味;五要注意检查保质期,坚果及炒货类食品贮存在温度较高的环境时,容易被氧化、酸败。
截至目前,共检查农贸市场、商超、炒货店、散装食品零售店等经营主体128家次,发现的散装食品标识标签不规范、原料未按照规定离地离墙摆放等风险隐患问题,均已现场整改。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