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夏季网络餐饮消费量大、疫情期间食品安全环境要求更高等特点,杭州市临平区市场监管局以网络餐饮食品安全为切入点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布局谋划,打好“有备之战”,体现“准”
清底数、建专班、抓重点。由美团外卖、饿了么两大网络订餐平台提供数据,建立“临平区入网餐饮单位名录库”。经摸底核验,临平区现有餐饮单位6871家,其中入网餐饮单位2883家。该局第一时间成立专班,组建综合协调办公室、“阳光厨房”建设组、“阳光厨房”运维组、“浙食安”协管组、线上线下检查组、数字化运用平台工作组等“一办五组”;通过发放《告知书》、《入网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承诺书》、食安封签等宣传资料,明确了三阶段重点推广计划,第一阶段重点为东湖街道和9大综合体,第二阶段重点为单量靠前的入网餐饮单位,第三阶段重点为“扫街”和“扫尾”工作。
多方协作,打好“有序之战”,体现“稳”
根据临平区8个镇街的入网餐饮单位数量、分布、特色,将任务指标科学分配至各镇街,由各镇街牵头,各市场监管所全力支持,联合属地运营商制定符合各镇街实际的方案。如东湖街道、南苑街道均以综合体为圆心向外延展,崇贤街道采取所有街区分片包干的形式。每天统计签约数、安装数、完成数、先进作法,交流互通,形成“比学赶超”氛围;对食品安全管理不到位、脏乱差的,列入网络餐饮整治目标,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要求的,线上要求网络订餐平台暂停供应,线下进行查处;对于面积小到装不了监控设备的,列入线下检查对象,强化后期监管。
长效监管,打好“持久之战”,体现“干”
通过阳光街区、放心消费单位、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健康餐馆等载体,打造一批入网餐饮示范单位,挤压地处偏僻、卫生条件差的入网餐饮单位,以示范引领促进企业为老百姓提供高质量网络订餐服务。制定定期更新“临平区入网餐饮单位名录库”、信息交流互通、联合执法检查、联合培训等长期战略协作机制,结合“浙食安”系统运用、食安封签推广、“禁塑令”等工作,集合各方力量共助网络餐饮行业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已建成网络餐饮“阳光厨房”1372家,阶段目标任务完成率130.67%。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