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叶、鲜食葡萄、葡萄干、葡萄酒……葡萄浑身都是宝。近年来,新疆多地通过招商引资和技术创新,不断挖掘葡萄的潜在价值,一根根葡萄藤串起了南北疆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甜蜜链”。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葡萄”相关企业5万余家,其中新疆有1300余家。
眼下,正是葡萄叶子长势旺盛的时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连木沁镇有着“新疆葡萄第一镇”的美名,种植的品种主要是无核白葡萄。从5月初开始,当地老百姓就忙着在葡萄架下修剪葡萄枝,采摘葡萄叶。
在葡萄藤下,果农将鲜嫩的叶子轻轻摘下来,保持叶子的完整性,再一摞一摞码得整整齐齐地放在筐子里。不远处,有收购称重的秤,每公斤葡萄叶的收购价最高达9元,一个人采摘一天可以收入一两百元。
连木沁镇汗都夏村村民阿依先古丽·艾比布力说:“我家有8亩葡萄地,从5月到9月,我每天能摘15公斤左右,一年下来,光卖叶子就能收入约1万元。”
葡萄成长过程中,必须打掐多余的藤蔓和叶子,让营养集中供应到结果实的藤条上,同时也能起到通风透光的作用。在连木沁镇,有4家葡萄叶加工企业。收购的葡萄叶经过清洗、装桶浸泡等现代化食品加工产业链,被包装成葡萄叶罐头、真空包装的葡萄叶等各式产品,远销到希腊、土耳其等40多个国家。
加工葡萄叶不仅有效填补了葡萄成熟前的空档期,还提供了大量季节性就业岗位。去年,鄯善县葡萄叶的销售量达1万余吨,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当地一家葡萄叶加工企业生产经理依斯拉木·艾力表示,今年已接到2000多吨订单,主要销往欧洲,每15天可完成一批生产,预计夏季总产量达3000吨。
吐鲁番作为新疆葡萄的主产地,盛产的葡萄可满足全国人均超一公斤。去年,吐鲁番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3.28万亩,拥有550多个品种,占新疆葡萄总产量的40%左右。其中,鲜果销售48.86万吨,占吐鲁番葡萄产量的三分之一。鲜食葡萄深受疆内外客商的喜爱,销往全国各地。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和田地区策勒县固拉合玛镇,把葡萄产业作为特色产业重点扶持,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培训等一系列举措,鼓励村民发展葡萄种植,逐渐形成了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短短5年时间,当地的葡萄种植面积由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如今的1万余亩,村民收入也翻倍增长。
新疆葡萄干产量占全国葡萄干总产量的98%以上。吐鲁番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酷热的独特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新疆最重要的葡萄干产区。当地每年三分之二产量的葡萄被晾晒成了干果,去年干果产量达22万余吨。
乌鲁木齐市果满园干果行店主周菊夫妻俩9年前从河南来到乌鲁木齐从事新疆干果批发。周菊说,新疆葡萄干一直是店里最畅销的产品,店里的10余种葡萄干特别受游客的青睐。
固拉合玛镇为解决葡萄销售难题,搭建起多元化销售渠道。一方面,积极与各大水果批发商、超市建立合作关系,将新鲜采摘的葡萄直供市场;另一方面,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售范围,通过直播带货、网络预售等方式,将葡萄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此外,还举办葡萄采摘节、葡萄文化节等活动,吸引周边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