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批网红烘焙品牌在各大城市热门商圈密集扩张,成为商场新的引流“神器”。随着新兴品牌的扎堆入局,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走出独特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成了行业关注的焦点。同时,烘焙市场所展现的“冰火两重天”现象也引发了业界的深思。
烘焙店扎堆开店
我国烘焙食品行业市场潜力巨大。艾媒咨询今年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现状及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烘焙食品零售市场规模达5614.2亿元,同比增长9.2%,预计2029年可达到8595.6亿元。
烘焙店拥有极强的引流能力,已逐渐成为商场不可或缺的业态。据了解,在一些热门商圈,烘焙品牌扎堆开店。据统计,在北京朝阳合生汇一层、负一层和负二层的烘焙品牌有近30个,传统中式点心、新中式烘焙、西式面包等多种门店贴身“肉搏”。在上海长宁龙之梦商场内有30家门店在售卖烘焙产品,仅在该商场的负二层,就有19家烘焙店扎堆售卖产品。
品牌生命周期缩短
在烘焙店扎堆出新的同时,一些烘焙店也悄然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中。随着烘焙品牌争相入局,市场也上演着淘汰赛,一些烘焙店明显“花期”过短。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增烘焙相关企业7.28万家;同年,全国注销、吊销烘焙相关企业4.58万家。
为何烘焙行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冷热现象?一位行业资深人士透露,高端烘焙品牌频现关店潮,主要归因于两大因素:一是大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二是高端烘焙的定位难以传达给消费者。虽然一些餐饮业通过营造独特的就餐环境、提供卓越服务等方式来彰显高端定位,但在烘焙领域,这一策略的实施却面临较大的挑战。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烘焙行业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新进入者容易打开市场,导致烘焙行业内竞争激烈且差异化不足。长期来看,烘焙市场大规模开店与闭店并存的现象在未来或将持续,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高度饱和状态以及竞争的激烈程度。
“一些网红高端烘焙品牌的生命周期正在逐渐缩短,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新消费行业内部过度竞争、内卷加剧的现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走出差异化道路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迎合消费者社交需求,不少新兴的烘焙品牌不再仅仅局限于售卖面包等烘焙产品,而是引入了咖啡、茶饮等多种产品。有些店铺还设置了堂食区,旨在打造一个复合型的消费空间。
中金公司发布研报指出,中国烘焙行业有望延续成长趋势。烘焙食品兼具零食、主食属性,在早餐、下午茶、代餐补充、出游、餐饮、酒店等场景的渗透率均有提升空间。
江瀚认为,除了打造复合型消费空间、增强社交属性,企业想要在烘焙行业中脱颖而出,路径也非常明确,那就是通过大规模的供应链管理和标准化生产,利用工业化大生产来替代传统的烘焙小生产方式。
在朱丹蓬看来,产品创新、升级迭代的质量和速度是烘焙行业出圈的关键,新生代消费者对产品迭代速度的要求非常高。烘焙品牌若想力争上游,产业端要更多地建立中央工厂,在消费端则要做一些个性化、高端化、营养化的创新。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