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之际,安利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暨可持续发展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安利宣布旗下纽崔莱中草药系列13款产品全线实现碳中和,并同步投入1000万元公益金,启动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深化“消费端”碳管理,打造企业全周期减碳样本,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启动
消费端减碳成关键领域
经济稳步增长、碳排放连续下降,显示我国绿色转型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原副主任苏明山在会上表示,这一成果得益于国家和地方层面系统性减排政策与措施的落地。他指出,未来减碳的重点在于加大绿色产品供给,推动消费模式转型,并引导公众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原副主任苏明山
自我国2020年明确提出“3060双碳目标”以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中国科学院报告显示,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社会总量的53%。《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指出,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每年因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较高。如何将这些看似微小的个人消费行为纳入减碳管理,成为全社会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
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翔在会上指出,个体行动是撬动消费端减碳的关键支点。无论是“光盘行动”、垃圾分类,还是“零废弃挑战”,每一次选择都会通过社群扩散,形成涟漪效应,最终塑造全社会的绿色风尚。
安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翔介绍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
据介绍,安利依托旗下营销人员运营的数十万个大健康和美好生活社群,推广健康文明、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不仅推动公众健康素养提升,更促进社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社群成员们相互带动和影响,有力推动绿色出行、使用低能耗产品、践行光盘行动、减少一次性用品、参与环保公益等实践,让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关系、绿色和谐与活力生活,日益成为公众美好生活的核心要素。
央视财经《美好生活大调查》显示,安利社群成员对“绿色生态”的关注度和低碳行为参与度,显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
安利启动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
基于“个人-社群-社会”的减碳路径,安利宣布投入1000万元公益金,正式启动“个人碳中和倡导行动”,以“你行动,我捐款”为核心理念,通过“安利个人碳账本”微信小程序面向公众开放,让每个人的减碳行动更有价值,让绿色生活可感知、可记录、可鼓励。
“安利个人碳账本”小程序
“碳账本”小程序可清晰记录新能源车出行、光盘行动、自带购物袋、垃圾分类、使用浓缩清洗液、购买碳中和产品等12项低碳生活行为,让个人减碳量一目了然。21天内累计满80KG减碳量的用户,将获得“个人碳中和成就证书”,同时安利配捐200元,专项用于海洋固碳公益项目。
中华环保基金会副秘书长唐艳冬
彭翔介绍,本次行动投入总额1000万元公益金,精准用于支持海草床保护与修复、红树林种植、牡蛎礁固碳等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海洋固碳项目。中华环保基金会副秘书长唐艳冬表示,海洋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固碳能力是大气的50倍、陆地生态系统的20倍,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超过一半由海洋生物完成,推进海洋固碳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
13款本草产品获碳中和认证:树立零碳健康产品标杆
企业的全链路减碳实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商道咨询首席专家郭沛源博士在会上指出,企业低碳转型必须与核心业务深度结合,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协同,“安利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有力借鉴”。
安利碳中和路线图
安利的实践,正是这一观点的有力注脚。早在2010年,安利基于详实数据和科学规划制定了清晰的碳中和路线图:逐步实现核心产品线碳中和、2030年建成首家“零碳工厂”、2035年(相对基准年)二氧化碳绝对排放量减少75%、2038年实现企业全面碳中和。
迄今,安利碳中和之路拾级而上:2023年,蛋白粉全线产品实现碳中和;2024年,湖北咸宁工厂光伏并网,年发电量近300万千瓦时,年减碳超1600吨。如今,安利碳中和进程再迎里程碑——纽崔莱传统本草系列全线13款产品均获得碳中和认证。
纽崔莱本草系列产品,融合传统中医药智慧、现代医学和分子生物学,奉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原料精选自安利自有或合作有机认证农场,种植方式遵循有机标准,减少农业碳足迹;依托智能工厂绿色工艺和精益管理,显著降低生产环节碳排放;并通过产品全周期减排优化,实现产品碳中和。
纽崔莱传统本草系列全线产品获得碳中和认证
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辛斌表示:“零碳产品认证标准严格,量化了产品的绿色价值,为消费者提供了透明的环保选择依据,对行业具有示范意义。”
从有机农场到零碳消费,打造全周期减碳样本
发布会上,《2023—2024安利(中国)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重磅发布,全面呈现安利在ESG领域的实践成果,重点展示其“从农场到生活方式”的全周期减碳路径。
在原料端,安利在中国布局50多个认证农场,坚持有机施肥、人工除草、“以虫灭虫”等方式,保护土壤健康、降低农业碳排放;在研发端,应用“AI神农系统”提升配方设计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在生产端,持续推动工艺革新和能源替代,湖北咸宁工厂已实现光伏并网,2030年将建成零碳工厂;在包装与运输端,采用竹纤维、木纤维等可自然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6个月降解率可达70%至80%,并推广氢能源物流卡车,形成绿色运输体系;在消费端,通过数十万个大健康社群,让全链路减碳理念从企业运营延展至消费行为,带动数百万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安利始终将绿色低碳融入企业基因:从率先引入浓缩环保清洁剂,到连续22年支持南北极科考,再到将“绿色和谐”纳入核心战略,安利以长期坚守推动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安利锚定2038年实现全面碳中和的目标,继续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深耕不辍。
安利(中国)董事长兼总裁余放在会上表示:“虽独行者速,众行者远。我们希望携手20万营销伙伴和亿万消费者,把绿色低碳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点滴行动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为国家‘双碳’目标贡献更多韧性和温度。”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