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一条关于太和板面店的视频在网上走红,来自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的高文彬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开了一家板面店,吸引着周围居民和过路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感受这份来自安徽的美食。如今,这一碗面条已经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不论是塞北边陲还是南国海滨,蒸腾的锅气、诱人的面香,不仅连接了在外地游子的心,更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从街边小吃到“富民密码”
“一碗好的面条,要汤清、面白、辣椒红和菜绿。”在太和县的一家板面店里,太和板面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巍正在案板前摔打着面条,一根根面剂子在他手中被拉长拉宽,再经过反复用力摔打,变成了根根分明,劲道爽滑的板面。煮熟捞出后浇上熬好的汤汁,配上焯过水的蔬菜,一碗香气诱人的板面就出锅了。
板面是皖北面食的代表之一,由于它起源于太和县,又在案板上反复摔打而成,故名“太和板面”,一碗面条蕴藏着豪爽实在的北方风味,逐渐走出太和遍布全国。如同沙县小吃、隆江猪脚饭一样,不论在什么地方,板面前面大多会冠以“太和”两字,这个人口超百万的皖北县城,也因这一碗面而闻名全国,形成“有烟火处就有太和板面”的市场格局。
在李巍揉制板面的时候,身边有十多位学员正在仔细观摩学习。为了让太和板面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扬,李巍创办了太和县板面职业培训学校,成立了大师工作室与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在这里,他将自己多年钻研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
“从2019年起我就开始免费带徒弟,加上政府部门的支持和补贴,这些年来我带出了2000多名学员。从面的制作到汤料熬制,我都无偿教给他们。”李巍表示,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将板面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普通人学一门谋生的手艺。“这些学员带着手艺走遍大江南北,只要能吃苦,年净收入超过10万元不成问题。”
一碗面里寄托着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直接带动就业的规模更是不可忽视。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太和板面已形成拥有超过7万家门店、10万从业人员、年销售收入约200亿元的庞大产业网络,其中大多为太和籍劳动者,从夫妻小店到连锁品牌,构建起“一技在手、就业不愁”的民生图景,成为县域劳务输出转型典范。
从田间地头到三产融合
一碗热气腾腾的板面,背后串联起面、肉、料、菜这四大产业。近年来,随着太和板面的不断“扩容”,太和县已经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太和县“太和板面”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陈峰介绍,目前太和县有专用小麦种植有150万亩,肉牛养殖26万头,还有28万亩辣椒、2.5万亩小青菜,严格把控源头质量,是“小产品”成就“大产业”的典型代表。
光有一产还不够,如何用“工业锅”做出“农业菜”,力争以工业化思维串联上下游产业,让田间原料经标准化加工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打造出一条有地域特色富民产业链,也是太和县近年来正在努力着手解决的问题。
去年,太和县政协提交的《太和板面产业发展视察报告》中提到,太和板面有基础无产业,全县虽有20余家板面加工企业,但存在规模不大、档次不高,市场影响力小等问题。就在同一年,太和县成立了“‘太和板面’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希望能攥紧拳头,打出一套补链强链延链的“组合拳”。
此外,太和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太和县板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推动“太和板面”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联合,以实现一二三产的同步协调发展,其中一条就是要推动建设太和板面产业园区,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并要培育出龙头企业形成带动效应。
在位于太和县经开区的安徽五源食品公司生产车间里,一盒盒速食太和板面正在从流水线上生产出。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车间从第一步和面到最终包装成盒全部采用流水线作业,单班可生产10吨板面,只需要不到10名员工就可操作完成。“和市面上常见的油炸方便面不同,我们生产的板面是采用蒸煮后烘干的做法,全程无油炸,调料包也是自己配置的,更加干净健康,用开水冲泡5分钟就可以食用,很多人评价都是‘吃出了堂食的感觉’。”据介绍,这条流水线从去年下半年投产至今,产品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产值已近7000万元。
从地方美食到城市IP
从之前的淄博烧烤到近期的荣昌卤鹅,一份美食,往往能带动一个城市的“出圈”,从而带动当地的文旅产业。如何用品牌思维来做好太和板面,进而将其打造成城市IP,也是太和板面在发展中所着力解决的问题。
“太和板面曾经是‘千人千面’,每家都有自己独到的汤料配方,这既是魅力所在,但也不利于太和板面的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李巍表示,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太和县小吃就业创业协会监事。
据介绍,当地政府部门指导太和县小吃就业创业协会出台了《太和板面产业地方标准》,围绕原料生产、板面制作、汤料烹饪等环节推进标准制定。注册“太和板面”公共品牌商标,打造易识别易推广的太和板面IP形象,制定《公共品牌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免费授权给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创业者使用。提出“六统一、两集中”的品牌建设模式: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制作工艺等,同时集中品牌宣传和文化挖掘。同时要加快推进“板面美食地标城市”建设,弘扬“太和板面”文化。
同时,太和县还加强技能培训,成立板面培训学校,累计培训2100人,支持行业人员参与全国性技能比赛。去年,该县板面师傅斩获全国面食大赛金奖、“中华美食荟·金厨菜品展示交流邀请赛” 金厨金奖,将太和板面推向更高的表演舞台。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