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满载葵花籽的第75004次中欧班列近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沙良物流园启程,驶向欧亚市场。从最初仅5种货物品类到如今上百种商品云集,中欧班列在草原大地上勾勒出一条联通内外的黄金通道,而河套葵花籽正是这条通道上的“金色名片”之一。
一粒种子的跨境之旅,见证了产业升级的蓬勃活力。内蒙古河套平原凭借优良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葵花籽主产区的核心。巴彦淖尔市是全国最大的食葵生产基地,去年向日葵种植面积达460万亩,年产量超10万吨。这些物美价廉的葵花籽搭乘中欧班列,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出境,仅21天就能抵达欧亚地区。运输时间缩短近半、物流成本降低10%的实效,让“河套味道”在异国餐桌迅速走俏,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得以品尝这份来自中国北疆的醇香。
一列班列的流程革新,彰显出铁路服务的精准赋能。为了让葵花籽搭乘中欧班列的“旅程”更加顺畅,沙良物流园以全链条服务创新打通堵点。开辟绿色通道、专人盯控装车进度、优化装卸运输环节等举措让葵花籽发运效率显著提升;新开通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已实现呼和浩特“一站式”通关,将跨境贸易的繁琐流程浓缩为“一次办理”。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的提升,为中欧班列装上了加速引擎。内蒙古国贸集团作为葵花籽跨境贸易的主力,自2022年以来累计出口葵花籽15700多吨。
除了河套葵花籽,还有上百种商品从沙良物流园出发,搭乘中欧班列走向世界。如今的中欧班列已不仅是货物运输的载体,更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纽带,其以“钢铁驼队”的坚韧,架起了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的桥梁。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