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广东新会甜水萝卜戴上“金帽子”

2025-07-04 14:41 来源:食品安全观察
 点击:

清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甜水村的菜农老梁弯腰从松软的砂壤土里拔出一根沾着露水的白萝卜,轻轻一掰,清脆的“咔嚓”声响起,晶莹的汁水顺着他的指缝流下。“甜过甘蔗咧。”老梁咧嘴笑道。老梁种植的萝卜名为“甜水萝卜”,是当地有名的特产,具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日,甜水萝卜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甜水村位于古兜山脚下。古兜山每年降雨量达3000毫米,丰富的雨水被茂密的森林吸收,渗入地下矿层。丰富的矿物元素溶解于水中,通过无数泉眼涓涓流出,汇入甜水坑。崖门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的技术员对发源于古兜山脉的甜水坑的水质进行检测后发现,其钙、镁、钾等微量元素含量比普通水源高出近3倍。

同时,甜水村周边的土地全是幼沙与泥浆组成的沙浆粉田,土质松软肥沃,透气性强,吸入水分适中,耕作层深厚,不易渗水,又有“火烧底”(变质花岗岩)作田底,非常适合萝卜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当地的土特产——甜水萝卜,其以独特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心。

甜水村村民深谙甜水萝卜的栽培之道,他们采用轮作模式,确保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的休养。早稻收割后,白菜或小芥菜登场,为土地注入新的生机。待这些蔬菜成熟收获,便种上萝卜。如此循环往复,不仅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还能持续提升土壤肥力。

此外,当地的萝卜种植户还与养殖户紧密合作,通过施用鸡粪等农家肥,为萝卜提供天然的营养补给;通过人工捕捉害虫、喷洒烟叶水等传统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许多地方的萝卜长3个月就老得塞牙了,我们这里的萝卜种足120天还嫩得能生吃。”老梁说道。他随手削了一片萝卜递给记者,味道清甜中带着淡淡的奶香,完全没有寻常萝卜的辛辣。

除此以外,相比于普通萝卜,甜水萝卜还具有清脆爽口、无渣、少纤维的特点。美食家蔡澜品尝甜水萝卜后曾评价:“清甜似梨,爽脆如荸荠。”以甜水萝卜煮制牛腩、羊肉、鱼滑、风鳝等,都风味独特。冬至时,当地人还有用甜水萝卜煮咸汤圆的习俗。每年冬至前后甜水萝卜上市时,甜水村都格外热闹,粤港澳地区喜欢吃萝卜的老饕会慕名赶到甜水村,只为购买正宗的甜水萝卜,品尝其美味。

甜水萝卜自清嘉庆四年(1799年)开始栽种,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两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份“土味”正变为真金白银。

近年来,崖门镇不断扩大甜水萝卜的种植面积,努力提升其品质和品牌附加值,使之成为特色农业文化品牌以及富民兴村的重要产业。2014年,崖门镇以甜水村委员会及甜水萝卜种植户为主体,成立了甜水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甜水萝卜种植。近几年,崖门镇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农户规模化种植甜水萝卜,推动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已有甜水村、明苹村、黄冲村、龙旺村、京梅村、京背村、横水村7个行政村种植甜水萝卜。

去年,仅甜水村的萝卜种植面积即达250多亩,产量约75万公斤,产值约300万元。去年冬天萝卜丰收时,客商争相前来收购,价格比市场高出三成。更让农户们惊喜的是,上个月广东深圳的一家生鲜平台直接签下了5年的包销协议。“现在连萝卜叶子都有人预订,说要加工酸菜。”一位种植户说。

为提高甜水萝卜的知名度,2013年,崖门镇开始举办甜水萝卜节。如今,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2届。去年活动当天,8吨甜水萝卜被做成萝卜糕、腌萝卜、萝卜鲫鱼汤等,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众多市民前来尝鲜。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对全国224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新会区农产品甜水萝卜入选,成为继新会柑、新会陈皮之后,新会区第3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的特色农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是对甜水萝卜独特品质、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的认可。这一认证让深藏山野的滋味有了身份,让代代相传的技艺看见了未来,将进一步提升甜水萝卜的品牌价值与知名度,推动产业标准化与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吴运竑

点击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