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内蒙古自治区土右旗美岱召镇沙图沟村山坡上、田垄间,杏树枝头沉甸甸地坠着金杏,像无数个小灯笼在绿叶间晃悠,阳光一照,果皮上的果霜泛着微光,空气里弥漫着甜腻的果香。
沙图沟村地处九峰山东段,沙石地质透气性好,充足的光照赋予了金杏浓郁的甜香,沙图沟村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采摘、观光、休闲农业村,每年金杏还未落地,订单便已纷至沓来,小小金杏成了村民们的致富“金疙瘩”。
土右旗美岱召镇沙图沟村党支部书记董建军介绍道:“沙图沟村种植杏树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全村的杏树主要集中在沿山,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以林果业和旅游业为主。每年6月就到了杏熟的季节,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特别多。”
金杏熟了,沙图沟村也热闹起来。果农董喜爱拿着竹筐穿梭在杏林里,小心翼翼地将金杏摘下。四面八方的游客也慕名而来,提着篮子走进杏林,一边采摘一边品尝,还不时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丰收的美景。孩子们则在树下追逐嬉戏,圆滚滚、沉甸甸的大金杏捧在小手里,欢声笑语在林间回荡。董喜爱说:“我种植的杏树大概有六七亩,有金杏、大白杏、丰源红杏,每个品种产量有大几千斤。这里能烧烤、住宿、露营,现在生意越来越红火了。”
在沙图沟村,金杏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村里人心里的“金疙瘩”。它带着山野的质朴与热烈,也承载着村民们对丰收的期盼。
责任编辑:吴运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