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卫生
  • 我国首个全国性茶产业综合指数发布

    记者21日从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茶和世界共享发展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获悉,《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2021)》正式发布。 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是我国首个全国性茶产业综合指数,指数的编制与发布将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依...

  • 广州要求家庭私人聚会聚餐控制在10人内

    近日,广州市商务局发布《广州市商务局关于做好住宿餐饮行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减少大型慰问、联欢、团拜等集体性聚集活动;接待家庭私人聚会聚餐一般控制在 10 人以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期,周边国家和地区疫情依...

  • 落实健康中国行动让营养惠及每个家庭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 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

  • 看懂标签,带你挑选“真”酸奶

    你确定自己喝的是真酸奶吗? 都说喝酸奶有利于健康,因为酸奶产品需要用奶+发酵菌发酵,饮用后不易产生乳糖不耐受的问题,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胃肠道消化吸收,含活性益生菌的酸奶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因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市场上的酸奶制品琳琅满...

  • 零糖、零蔗糖,糖真的那么可怕吗?

    近日,由于网红饮料元气森林用 零蔗糖代替零糖,而被消费者逼着道歉。零糖、零蔗糖再一次登上热搜。 其实,关于糖、蔗糖、零糖、代糖的概念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零糖,为什么会有甜味?糖怎么不好了?糖真的可怕吗?代糖又是什么?不少消费者都有疑问。 首先,...

  • 春季饮食提醒:谨防误食野生毒蘑菇与野生植物

    近期,野生菌类及其他植物进入生长旺盛期,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断肠草等野生有毒植物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此提醒:为预防误食野生毒蘑菇、断肠草等有毒野生植物中毒事故的发生,请广大群众以及餐饮单位不要自行采摘...

  • 重视 “沙拉”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危害

    沙拉作为一种调味类小点,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随着制作原料的日益扩大和制作方法的家庭化,品种越来越繁多。新鲜的蔬菜、水果、乳品、熟肉制品等都是沙拉的制作原料,沙拉食用前无需二次加工即可直接食用,可能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的风险。 金黄色葡萄球...

  • 天气回暖 剩菜剩饭保存注意事项

    春暖花开,气温回升,家里的剩菜剩饭又到了容易坏的季节,到底怎么保存剩菜剩饭?居家过日子,谁家的掌勺人能做到可丁可卯,一点剩菜都没有?那剩菜怎么办?扔了,太可惜了吧?怎么保存剩菜又能保证食品安全,这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在适宜的温度下储存食物可以抑...

  • 多地海虹中毒事件需引起重视

    一把钳子,一提小桶,构成了社交平台上赶海网红们的基本装备。视频里的他们只需在海边的礁石沙滩间寻找片刻,就能拾得满满一桶的珍馐美味,海虹、毛蚶、扇贝等应有尽有,让屏幕前的粉丝们羡慕不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美味的诱惑背后竟是对生命的威胁...

  • 无糖食品可以放心吃吗

    无糖食品作为一种自带健康光环的食品,其国民接受度越来越高。除了糖尿病患者、血糖偏高的人之外,如今许多健康人群出于健康的目的,也开始有意识地减少糖分的摄入,选择低糖食品或者无糖食品。那么,哪些食品是无糖食品,无糖是真的不含糖吗? 并非完全不含...

  • 合理饮食对肾好,你会吗?

    肾是人体净化器,肾好,一切都好。 然而,如今肾不好的情况较为普遍,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达10.8%,据估算,我国约有1.3 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其中千分之一的患者会发展至终末期,目前全国范围内约有130万尿毒症患者。 想要对肾好,应...

  • 禁食织纹螺 守护入口生命红线

    织纹螺俗称海蛳螺、麦螺或白螺,形似圆锥体,大小与指甲盖相仿,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或泥沙底部。织纹螺本身无毒,但其生长环境会使其吸收来自外界的致命毒性,为防止有毒织纹螺流入市场,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4月9日,莆田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