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聚焦
  • 大豆后期价格行情如何把握?

    春节假期刚刚结束,国内大豆购销市场就迎来了小阳春,产业链各环节加快开工,贸易商、加工企业积极入市,纷纷抬高收购价格,给节后售豆的农户送上了红包。往年农历正月里,粮食主产区多数农户还处于过节模式,一般都是粮食购销的淡季,但今年节后大豆市场却...

  • 减盐战争,会败于外卖吗?

    我国是世界上吃盐最多的国家之一,成人每日人均摄入量超10克。而我国居民膳食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儿童还要更少。5克盐,不到一啤酒瓶盖的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挑战。盐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健康风潮之下,减盐...

  • 预制菜上百姓餐桌还需过几关

    今年,预制菜在许多人的将信将疑中走上了年夜饭的餐桌,预制菜在骂声中卖爆成了多个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数据显示,今年预制菜销售额已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可谓爆发式增长。 节日之前,社交媒体上就有许多网友发帖求推荐适合年夜饭的预制菜,评论...

  • 耙耙柑吃着甜是打了退酸剂?专家提醒:一定要吃当季成熟的

    立春已过,正是耙耙柑大量上市的季节。然而,近期网上传出一种说法:很多耙耙柑吃起来很甜,是因为打了退酸剂。这种产品含有砷,食用后将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砷,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砒霜,是一种剧毒物质。砒霜是如何与耙耙柑这种水果联系起来的?种植过程中...

  • 娃哈哈集团回应“娃哈哈”商标进行转让一事

    2月12日,杭州娃哈哈集团发布关于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声明。 声明中称,目前,娃哈哈系列商标共计387件正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由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集团公司)转让至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食品公司)。娃哈哈系列商标初始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

  • 食品添加剂新标准有何变化

    2月8日起,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实施,使用10年的2014版标准同时废止。食品添加剂是什么?对人体是否有危害?新版国家标准有哪些新要求?记者采访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留心标签信息、配料表 教你选购汤圆元宵

    元宵节临近,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汤圆或元宵产品,消费者该如何选购呢?市场监管总局10日发布元宵节饮食消费提示。 标签信息要齐全,9+要素不可缺。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

  • 海南自贸港首单临时进口使用特医食品落地

    海口海关10日介绍,海南自贸港博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临时进口使用已在境外合法上市的适量保健食品、临床急需的少量罕见病类以及少量特定全营养类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政策落地。 当日,由瑞金海南医院进口的96件首票临时进口使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

  • 春节预制菜卖得欢 年轻人下单多 有商家称订单依靠直播间

    今年春节期间,预制菜成了家庭餐桌上的新选择。社交媒体上,不少网友分享了自己家里预制菜年夜饭攻略,新零售平台盒马方面分享数据:今年年菜销售同比增长了42%,下单购买年菜年龄段为18-35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达56%。 在采访多个预制菜厂商后,记者发现,预...

  • 多管齐下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了一组数据:2024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87%,比2023年提高2.17个百分点。然而,当前我国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整体不高,这与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医疗机构可从以下几...

  • 饭馆的小份菜多是热菜 外卖凉菜能否也设小份菜

    由于凉菜没有小份菜,有北京市民反映价格较高且容易造成浪费。 宫保鸡丁23元,老醋花生20元,一个凉菜的价格怎么快顶上热菜了?春节假期一过,点外卖的人又多起来了。一个人吃饭,点俩热菜吃不了,一个热菜又有点单调,想着配个凉菜点缀一下。可没想到凉菜有...

  • 面包糕点为何不再使用这种添加剂?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自2025年2月8日起,脱氢乙酸钠(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不再用于面包、糕点、果蔬汁(浆)等7类食品,在腌渍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也由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 为何...

  • 首页
  • 上一页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下一页
  • 末页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