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聚焦 消费 农乡 品牌 深度 卫生 监管 曝光 基层 法制 视频
消费
  • 切断“代抢茅台”产业链

    春节将至,白酒市场迎来了传统的销售旺季,53度飞天茅台更是成为市场上的尖货。在一瓶难求的情况下,一些消费者将求购渠道转向黄牛,抢购软件、代抢服务等也悄然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茅台已经成为了一种硬通货。无论哪个地方有茅台出货的消息,消费者都会...

  • 同线同标同质 让产品更丰富

    推动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既能帮助外贸企业解决进入国内市场的标准衔接问题,也有助于推动内外销产品标准统一,更好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需求。 通过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一些外贸企业成功进入了国内市...

  • 新食品如何从“网红”到“长红”?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让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开始不断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并逐渐成为 网红经济产生的温床,一系列创新食品也开始大量涌现,冒烟冰淇淋、自热小火锅、透明袋奶、脏脏包凭借着产品与营销的别出心裁,一经推出就迅速刷爆社群,风靡网络...

  • 北京老字号风味儿年货齐上市

    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北京各家老字号的年货开始陆续上架。在北京稻香村各门店里,传统糕点、年糕、腊八米、坛子鸡、坛子肉等各式年货产品已摆上柜台,玉华台、护国寺小吃等老字号的小串冰糖葫芦、找别扭等传统老北京小吃也悄然上市,为市民新年里的第一口年味...

  • 保健品零食化 主攻年轻消费群体

    吃着最贵的保健品,熬着最晚的夜,这个充满戏谑意味的网络流行语朋克养生,道出不少年轻人生活和保健的日常。记者注意到,此前人们熟悉的保健品药丸,悄悄变身色彩斑斓的软糖、果冻、饮料,让追求个性消费的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养生上瘾。 新生代朋克养生成风...

  • “国民下饭菜”火了 小小青菜头变身百亿大产业

    你最爱的国民下饭菜,火了!小小青菜头,变身百亿大产业 涪陵榨菜,因涪陵而得名,而涪陵,因榨菜而名扬天下。1898年,当地人将青菜头腌制后脱盐、脱水,制成一种新型的腌菜榨菜。历经百年沧桑,它不仅发展为百亿元的产业,也与欧洲酸黄瓜、德国甜酸甘兰并誉...

  • 植物肉想打动“中国胃”还差火候

    今年以来,不仅肯德基、星巴克等洋快餐不断推出植物肉食品,珍肉、株肉、星期零等本土创业品牌的植物肉产品也悄然走进餐厅和酒吧,甚至连中餐馆里都能见到植物肉的身影。 除了餐厅和酒吧外,大润发、欧尚、盒马鲜生等超市门店,以及天猫、美团等电商平台上,...

  • 休闲食品“后浪”如何汇成潮流

    包里放着完美日记口红随时补妆,渴了来杯元气森林气泡水,馋了来块每日黑巧,出去滑雪带着自嗨锅不知不觉间,这些消费新品牌逐渐占据更多生活场景。CBNDATA数据显示,2019年线上新增新品牌数量增长至2017年的2.49倍。品牌后浪的强势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其战斗...

  • 餐饮:全力备战春节黄金季

    12月17日中午两点半,早已过了用餐时间。但在位于北京市雍和宫大街46号的渝味川菜馆里,还有四五桌客人。 这是过了饭点了,刚才店里还在排队,3个厨子炒菜都忙不过来。老板娘李芳兰说。 看着她店里热腾腾的景象,记者禁不住想起今年4月29日第一次来店里采访...

  • 竞争越激烈的地方越有市场 上海网红小店的背后

    上海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火了。这家店原名HINICHIJOU,意为非日常,其充满创意的熊爪递咖啡营业模式、曾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咖啡冲调项目第一名的聋哑人咖啡师、为残疾人顾客免费提供咖啡的公益模式、每杯20元的实惠价格这些都是推动顾客从四处赶...

  • 点外卖“凑满减”真能“薅到羊毛”?

    近年来,外卖行业由于其便利性得到迅猛发展。不用亲自下厨,用相对便宜的价格、便捷的方式就能拥有更多的选择。为了能薅羊毛,消费者忙着规划凑满减,以为凑到满减就可以白赚一些。然而,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的税宿研究小组通过调研发现:这更像是烟...

  • 巨头能为社区团购解忧吗?

    日前,媒体盘点发现,今年下半年以来,一批互联网巨头跑步进军社区团购,其中包括了美团、拼多多、苏宁菜场等等。 与2016年相比,如今的社区团购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当互联网经济进入下半场,新变化产生了新需求。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诸多消费习惯和...

  • 首页
  • 上一页
  • 125
  • 126
  • 127
  • 128
  • 129
  • 130
  • 131
  • 下一页
  • 末页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058号